美文网首页
诗人们的月

诗人们的月

作者: Michaelzxq | 来源:发表于2017-10-01 19:19 被阅读42次
中秋月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次时”在中秋这一天,无数的诗人们望着月亮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诗。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了让我们来看一看。

《水调歌头》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致的意思是: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大醉,写了这首词,兼怀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就是苏轼对和弟弟离别生死不明的回答啊!

      在这样的离别下苏轼写下了“千里共婵娟”的回答而另外的两位诗人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唐朝的张九龄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在唐朝的杜甫又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李白也和苏轼一样写下了

《把酒问月》的“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的问话。这就是诗人门月亮,中国人的中秋!

相关文章

  • 一首诗-断片的叙事02

    用海写的诗 月亮的光所照耀 诗会变色吗 海里的生物 都是人们写的诗把? ---写于2017年8月24日。

  • 诗人们的月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次时”在中秋这一天,无数的诗人们望着月亮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诗。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苏轼的...

  •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于__?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胜于不写诗的荒谬 在不是诗的时代里,人们依旧写诗、读诗,诗依旧存活着,而且诗是人们快乐,是人们活...

  • 现代诗|人们

    人们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尤其,当自我鄙陋时 永远要把宇宙考虑在内 把德性考虑在内 疯言疯行是凄惨的 小人物的状态,...

  • 诗的感性与理性

    诗有两种 理性的诗让人们清醒的看到世界的真实。 感性的诗让人们从眼泪中看懂自己。

  • 《何处是诗的故乡》

    《何处是诗的故乡》 何处是诗的故乡 为何让诗人们流浪 何处是诗的殿堂 为何让诗人们露宿风餐 何处是诗的荣光 为何让...

  • 人们口中的:诗和远方

    初心 初心,这个词,好像只属于青春!但在这里,也有一群可爱的人儿坚持初心!浦江的廿玖间里,不再像城市里的商店,服务...

  • 诗:我的老情人们

    不瞒你们说 我有许多隐秘的老情人 关于这个事实 我从来没向老婆交代过 今天给你们坦白 不是为了从宽 却是为了宽心 ...

  • 生活离不开诗和远方

    清香掠过作/20190325 翻开简书看文章,里面有很多很多美诗。说明人们喜欢诗,更喜欢诗里意境的美好,也就是人们...

  • 让诗成为日常生活的本质

    图文/北崖 西蒙娜.薇依说:“人们需要诗,就像需要面包。” 这里指的不是语言形式的诗,而是人们需要让诗成为日常生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人们的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ua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