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有一对双胞胎,是两个男孩儿,长得特别像。刚开始接班的时候,我分不清这两个孩子,经常会叫错名字,感觉有点尴尬。开家长会时,孩子妈妈告诉我,老大头上有个旋,老二没有。这下我就把他俩分清了。
其实相处时间长了以后,我很容易就能分清这两个孩子,因为他们的性格太不一样了。老大容易冲动,性格倔强,有时会和同学发生一些冲突。也因为他的性格,和他坐同桌的孩子总是有点抱怨。老二比较文静,性格也好,包容心强,与别人相处融洽,现在是我们班的中队长。他学习成绩优异,自理能力强,大家也都喜欢和他玩。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后服务课是微机课。去微机室上课之前,我让学生收拾干净自己的桌面、抽屉、脚下的卫生后再离开教室。现在的孩子可能是物质环境太优越吧,自理能力比较差,还有部分孩子没有收拾整理的习惯,导致教室的卫生需要时时提醒,才能保持整洁。于是,我不但要求学生自己捡拾干净,还安排了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去检查。我告诉检查的孩子,没有收拾干净的孩子需要留下来打扫教室。
在这样的要求下,大部分孩子都收拾干净了自己脚下的卫生,离开了教室。还有个别孩子经过检查同学的提醒以后,也都收拾干净了。当剩下的几个孩子准备离开教室的时候,我一抬头就发现这对双胞胎中的老大座位底下有一张擦过桌子的湿巾。于是,我让检查的孩子把老大叫过来,告诉他去把桌子底下收拾干净。他回来以后,急匆匆地去捡拾地面,然后就背着书包转身离开了教室。我以为他一定能看见那张湿巾并把它捡起来,没想到那张湿巾仍然安然无恙地躺在地上。
看到这一切,我有点生气:这么明显的垃圾难道看不见吗?已经提醒他几遍了,他就听不进去吗?于是,我走出教室门把他喊了回来。看到他一副不知所谓的表情,我问他:“你把自己的位置收拾干净了吗?”
他急切地说道:“我已经捡干净了。”
我让他顺着我指的方向看去:“这就是你收拾干净的地面吗?”
他终于看到了那张湿巾,给我解释:“老师,我刚才急着上微机课,没看见。”
我告诉他:“我在教室里提醒了好几遍,你就没有按照要求去做。既然错了,那就自己承担结果,去把你们组扫干净吧!”
他听了,虽然露出了不甘心的表情,但还是去取笤帚扫教室了。
等他把这一组扫干净后,我问他:“这次扫干净了吗?”
他说:“老师,这次肯定扫干净了。”
我检查完他扫过的地,看到的确扫干净了,就把他叫过来,语重心长地说:“你看,当你静下心来,你就能把事情做得很好。可是,当你急急忙忙的时候,每件事都做得有问题。上周测验的时候,同桌两人卷子不同,你自己没弄清楚自己应该做的卷子,还因为受了同桌影响,导致自己的成绩很不理想。这件事刚发生不久,你还不吸取教训吗?因为当时的急躁和粗心,你已经吃了一次亏了,怎么还这么急躁呢?今天收拾卫生这件事,老师给你了两次机会,可是你仍然急着走,并没有静下心来按照要求做,所以才被留了下来。人不应该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希望你能引以为戒!这次的经历就当是一次教训吧,你去把今天这件事的经过写下来,题目就叫《一次难忘的教训》。”
他听了,从书包里拿出本子写了起来。我也在教室里批改昨天测试的卷子。教室里特别安静,只能听到外面刷刷的雨声。
过了一会儿,他写完了,拿着写好的作文交给我。我看了他写的作文,接着说:“从这篇作文中,我能看到你好好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其实你想想,很多事情欲速则不达,想做好一件事,就要从端正态度,改变做法开始。静下心来,你就能展示自己的实力。上次的`耘梦空间’优秀作文展示里,我就选择了你的作文,说明老师能看到你身上的闪光点。如果你能慢慢改变你遇事急躁、粗心的问题,你的进步就会更大的!”
他一边听,脸色一边变化着。我看到他从刚开始的不耐烦变得慢慢接受和理解,也看出了他已经在慢慢思考,说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我看到已经达到了教育效果,不想让他这副样子离开,就随口问他:“数学还不错吧?帮我算一算批改完卷子的分数吧!”
他自信地说:“没问题。”
我提醒他:“算分的时候要细心一点哦!”
于是,我们俩就开始总分了。教室里的气氛又和谐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