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法显:把纪律挺在前面

法显:把纪律挺在前面

作者: 郭零 | 来源:发表于2018-04-10 00:27 被阅读0次

金铁木先生导演的《佛国记:法显西行》,细腻再现了东晋名僧法显的生平和其西行取经的故事,色彩、解说、动画、表演等,颇多可圈可点之处,是一部比较好的人物传记纪录片。印象最深刻的是,纪录片对比法显和玄奘在面对同一处佛教遗迹时的感受,角度新颖,引人深思。

以下是几点思考:

第一,关于法显幼年出家。

法显本姓龚,他有三个哥哥,都在童年夭亡,他的父母担心他也夭折,在他才三岁的时候,就把他度为沙弥(即送他到佛寺当了小和尚)。十岁时,父亲去世。他的叔父考虑到他的母亲寡居难以生活,便要他还俗。法显这时对佛教的信仰已非常虔诚,他对叔父说:“我本来不是因为有父亲而出家的,正是要远尘离俗才入了道。”他的叔父也没有勉强他。不久,他的母亲也去世了,他回去办理完丧事仍即还寺。

纪录片只谈到了法显三岁出家,并没有提到其十岁时其叔父要其还俗而他拒绝的情节。我想,导演也许认为,一个十岁的孩子当他可以选择的时候,没有选择回归家庭,而是选择寺庙,多少是与孝道相悖。即使到了今天,这也不是一个容易说清的事。于是,导演选择了回避,但是这确实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因为涉及到了佛教僧团的来源问题,佛教三宝,僧人不存,也就不会有佛教了。

时下流行抄经,我想我是永远不会有兴趣的。法显最声名显著的著作还是他的游记《佛国记》(又名《历游天竺记》《昔道人法显从长安行西至天竺传》《释法显行传》等),也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中外。

第二,关于说服抢粮饥民的轶事。

因为战乱,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有一次,年轻的法显和他的僧人伙伴们正在收割粮食,来了一伙暴民准备抢他们的粮食,纪录片说,法显的同伴们都跑了,只有他一个人很留了下来,对饥民们说了一通话,把他们给说走了。查找《祐录》原文,是这样的:

尝与同学数十人于田中刈稻。时有饥贼欲夺其谷。诸沙弥悉奔走,唯显独留,语贼曰:“君欲须谷,随意所取。但君等昔不布施,故此生饥贫。今复夺人,恐来世弥甚。贫道预为君忧,故相语耳。”言讫即还。贼弃谷而去。众僧数百人莫不叹服。二十受大戒,志行明洁,仪轨整肃。

作为一个名人,法显有一点传说是应该的。只是纪录片在讲述这一段的时候,用动画片的形式,画了一大筐颜色各异的馒头,给离开的饥民们分发了。这实在是非常照顾观众的感受呀,体现得很人道。

可是,编剧这样安排,未免也太妇人之仁了,并且也低估了当时情境的危险性。为什么会预先准备了那么多馒头,而且还是颜色各异的不同粮食的馒头——品种有那么丰富吗?纪录片回避了伴随佛教始终的纳税和寺庙田产问题,那一筐五颜六色的馒头简直就是卡哇伊,与全片风格完全不搭。

第三,关于法显西行团队的组建。

六十五岁的法显,感到佛经的翻译赶不上佛教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由于戒律经典缺乏,使广大佛教徒无法可循。为了维护佛教“真理”,矫正时弊,年近古稀的法显毅然决定西赴天竺。不用说,要过沙漠,翻雪山,强盗横行,语言不通,这趟旅行是异常艰苦的,纪录片告诉我们,法显出发的时候是有一个团队的。可是纪录片没有告诉我们的是,这个团队的详细组建过程。

纪录片给我们的印象是,法显团队从一开始就组建好,然后一起朝着目的地进发,直达终点。实际上,从长安出发的时候,只有法显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五人。次年,他们到了张掖,又遇到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五人,组成了十个人的“巡礼团”,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慧达,总共十一个人。

也就是说,当法显五人出发西行的时候,有人也同时出发了,甚至还有人走在了他们前面。他们也不是一直朝前走的,到了信奉小乘佛教的茑夷国受到了冷遇,连食宿都无着落。不得已,智严、慧简、慧嵬三人返回高昌(新疆吐鲁番)筹措行资,僧绍随着西域僧人去了罽宾(在今克什米尔)。

导演略去了这一点,无非是为了突出他“第一人”的地位。法显并不是去旅行看风光,而是宗教朝圣、取经,这一路上,有先行者,有同伴,有分裂,有迂回,都很正常,就像长征。

还有一点不满意的地方是,纪录片引用法显的话的地方并不多,与其翻译成大白话,还不如用原文,大家都能看懂的,原汁原味,多有味道,比如这句: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

最后一点疑问,法显、玄奘的记载对印度历史研究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网络资料显示,传说印度学者恩·克·辛哈等人称赞说:“中国的旅行家,如法显和玄奘,给我们留下有关印度的宝贵记载。”还说,有一位著名的印度史学家曾写信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不可能的。”

法显到印度去的目的是寻求戒律。他经过了千辛万苦,确实寻到了,其中最重要是《摩诃僧祇律》四十卷。归国后,他同佛陀跋陀罗共同译出。汤用彤先生认为这是法显求法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这对于中国当时的僧伽来说,宛如及时的春雨,对佛教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这么说,法显和尚有点类似纸牌屋里的党鞭的角色了:把纪律挺在前面。

为了秩序,所以不远万里去取经,而不是在人群中去商量,这与佛教的教义是相符合的吗?当法显初到佛国,他看到了那里没有户籍和官法,那里的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于是感觉那才是极乐世界。那么,他又是如何看待自由与秩序之间的关系的呢?

相关文章

  • 法显:把纪律挺在前面

    金铁木先生导演的《佛国记:法显西行》,细腻再现了东晋名僧法显的生平和其西行取经的故事,色彩、解说、动画、表演等,颇...

  • 坚持党的领导 把纪律挺在前面,打造纯洁队伍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单位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专题开展讨论。发言内容如...

  • 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组织收看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

    2月24日下午3:30,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全员集中收看学习了永远在路上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中心全...

  • 法显大师

    法显?蒋村法显寺?有关系吗? 原来是蒋村法昌寺,非法显也。 法显大师,东晋时期,自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取经...

  • 法显

    今天读了后秦、东晋高僧法显西行求法的故事。 因感慨当时的佛教戒律缺乏,影响佛法的传播、僧团的管理,公元399年,僧...

  • 关于秽迹金刚(2020.2.10)

    显宗的普传法都可以公之于众的交流,那么秽迹金刚法算是显宗法算是普传法吗?有修行这样问我。回答是 :秽迹金刚法不是显...

  • 修行一生,西行取经,真的酷

    今天看了记录片《法显西行》,讲东晋高僧法显历经12年西行天竺取经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法显幼时家贫,3岁的时候,...

  • 弘新开示:妙悟本心妙真佛(二十八)

    法妙自然显真如 大道真传妙法道,直通自性妙中妙。 自然而然演大道,心灯点亮佛心妙。 法妙自然显真如 法法是心法,悟...

  • 欣赏柴林祥书法

    临习法帖数十春,笔砚磨穿费苦心。 刚健挺拨有风韵,端庄奇丽显丰神。 欧楷世称正书冠,唐人尚法传古今。 力求形似更神...

  • 品传法偈(12)

    迷悟不二 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 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法偈 所谓的迷与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法显:把纪律挺在前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vw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