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着烟喝着酒,啃着牛骨吃着西瓜,看一部早过时了的天龙八部。
佛教中,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
我没有信仰,也不是说我不尊重佛教,我只是喜欢着自然的本真而已,所以,平常我基本不看此类作品,此时,只是当作休息时的消遣。
刚好是天山童佬和虚竹那一出戏,天山童佬九十六岁,却三十年返老还童一次,还童时武功天下第一的她却软弱不堪,和小女孩无异。
遇上了少林寺最没用的和尚虚竹。
虚竹虽脆弱,但对佛的信仰之坚定,超出了常人,用一句话概括,久受佛泽,其身似佛。
偏童佬如恶魔般存在,作者神勇,设计出了佛魔碰撞的戏。
结果,在童佬的各种手段下,虚竹破了杀戒淫戒荤戒……似乎佛在魔面前一败涂地。
天龙八部武侠小说中的恢弘巨著,里面的儿女情长、正义邪恶甚至各种家国情仇,所涉及多,偏作者用了一个佛教术语做书名,稍有点奇怪。
及至四大恶人的缘由、带头大哥的身份竟是名门正派的佛家高手,善恶在不断翻转甚至模糊。
童佬与虚竹这一段显然不是精彩的部分,但明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在时光中回忆一部旧剧本,从2023年7月1日转变成了2023年7月2日,时光还在那里,它们可不在乎人类怎么看它,只依着它的性子不疾不缓地转换,所谓的日期,也只是人类为了计算而想出来的一个幼稚法门。
我忽然变成一盏青灯,摇曳着,和时光一样,不疾不缓,却能感受到盏中的油如抽丝般悄无声息地少去。
金庸先生必是看过道德经的,私下认为,用道释比佛释会更容易些,或许虚竹和童佬这一段会编排得更精彩些,比如作品名勇敢则杀或不敢则活,但显然沒天龙八部来的霸气并吸引眼球。
好奇怪,照例,这本书中的主角是萧(乔)峰无疑,认真些看,段延庆也是主角,慕容复也是主角,叶二娘、少林方丈、慕容博、扫地僧、游坦之、阿紫……又何尝不是主角?偏最后,被一个叫做虚竹的小和尚占了上风,更像主角多一些,或许也是沾了些佛光吧?
偏,于我而言,无欲的佛,更偏向于吸引眼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