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了一年读52本书的模式,跟着樊登老师一周听一本书,若是路上通勤时间更自由的话,还可以再随意的再多听些内容,这样积累下来,慢慢的视野打开了,格局也比之前有点提高了,尝到甜头的我知道这条路一定是未来我要坚持走下去的阳光大道。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樊登老师在这一天有一个两个小时“知识进化论”大型直播现场,肯定不能错过,也不能单单的听一遍,还要做好笔记,才能让知识的留存率再高一点。
就像樊登老师说的我们作为一个成人,如果不认为自己需要学习、改变,谁想帮你都没用。
这才是不管身处何地、身在何时,都要把读书这件事坚持做下去的真正动力。
废话少说,还是做好笔记吧。
1,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把自己活好,让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不断地提高自己关爱他人、关爱这个世界的能力。
而“人生只有一件事”这个观点其实是台湾传媒大亨金维纯先生一本书的名字,更是这本书中的核心观点。
金先生说“人生的捷径就是认错”,我们得知道自己的问题,明白自己有待改进的地方,认识到周围的生活、生存的状态取决于自己的表现,而不是别人。这样才能够活通透,活简单。
用减法来生活工作学习,这是人到中年之后的我慢慢体悟到的。
2,影响所有人记忆,尤其是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一本书叫《考试脑科学》中谈到“想要大脑记东西记得准,最重要的不是记的次数,最重要的是热情,是想象力,是情感”。
如果我们能够骗到大脑,让大脑以为这个东西非常重要,调动情感、调动情绪,它就很容易混过海马体的大门,然后被牢牢地记住。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科学的力量——可以通过人为的干涉,让大脑乖乖的听我们的话,记住更多我们认为更重要的东西。
原本以为大脑是最精密的仪器,是我们一切思想行为的指挥长,却不曾想,如果真的能够获得一些有关脑科学的知识,我们竟然可以“诱骗”的大脑为我们做事。
谁说有些人天生脑子好就能甩开我们几条街?笨脑的人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记忆的独特法宝。
3,所有发散性问题,可以学但不可以教,它必须是自己走出来,寻找符合自己的道路。而我们人生中所有的艰难,都源自于把发散性问题当作汇聚性问题来解决。
结果是工具会层出不穷,麻烦也会不断。如今,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俯拾皆是,生活也便利了许多,但为什么我们却没有古人过得那么的单纯、享受了呢?
还是得从经典作品中汲取养料——解决发散性问题的方法,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给出了答案:中庸。
而《解惑》这本书里,舒马赫提出了一个很精妙的补充观点——当你的人生境界变高时,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发散性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不断地靠自己摸索提升。
怪不得有那一句话: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之所以过得越来越累,还是因为认知格局没有达到一定高度。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修炼的原因。
4,《跳出头脑,融入生活》这本书中跟我们聊到两个新名词——认知融合和认知解离。
被坏脾气领导批评后,猫和狗都不会有任何反应,但换做人,立刻会担心将来会被优化掉,倍感压力,这就是认知融合。
原因在于我们拥有语言文字的能力。
我们把语言和文字,以及对于现实的感受,完全融合在一起,并因此开始“瞻前顾后”,各种心理疾病也随之而来。
看来高级也带来有副作用。
一个有效克服认知融合的方法,便是ACT(接纳承诺疗法)。我们首先需要学会认知解离,即把语言文字和事实分开。
这种解离说着容易做着难,不然也不会有“望梅止渴”“杯弓蛇影”这样的典故了。
打个比方,妈妈总是唠叨你,你会觉得很烦恼,你可以把她的声音想象成唐老鸭。当你把一个声音,当作噪音来对待的时候,你的心情就不一样了。这可不就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正面解读么。
如果人类学会认知解离,你就能真正活在当下。唯有摆脱了认知融合,我们才能审视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看问题。
自以为是很可怕,大智若愚、韬光养晦则是做人的高级智慧。
5,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这个观点走俏,我比较多地关注教育教学方面,认知区间之外的或许陌生,就不敢随便发表议论,兴趣也就一路走低。
①知识传授与技能教育固然重要,但教育最根本的使命是唤醒孩子的生命力,提升其价值判断力和审美鉴赏力,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当你为教育和“双减”焦虑,不妨读读这本《好的教育》。
②博弈论的观点告诉我们:面对利益的相互制约,最佳应对策略不是冲突,而是合作;不是竞争,而是互助。
③外在理由”和“内在理由”对人的认知失调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足够的内部理由驱动,只会因为父母发怒没收手机,而放弃打游戏。引导孩子,调动内部力量,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体验到游戏的没劲,孩子自然就会克制对游戏的沉迷。这就是社会心理学的意义,当我们知道,人的行为如何变化,就会变得更明智。
这些观点都有助于我们真正弄通弄透教育的本质和核心要义,然后在教育自己、教育他人身上能事半功倍。
6,家庭模式决定了孩子的模样
①一个家庭的风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妈妈。
妈妈是符号,不是框架。不能框住家庭其它成员的一切,不能越俎代庖。
妈妈应该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妈妈学习,孩子才相信学习。
一个好的家庭,一个让人愿意待在里边的家庭,每个人都是舒展的,自然的,有爱的。它的家庭氛围是开放性的,这个家庭和外部家庭之间的链接以及每一个家庭成员和他们的朋友之间的链接是被允许的,是打开的。
这一点,我这个当妈的得深刻反思,不少时候,我因为无关紧要的原因没有控制住情绪,以紧张的状态回到家里,就会发生“踢猫效应”——连带着其他人也跟着敛声屏气。
这样的家庭氛围怎么让家人们安闲、舒适呢?无知者无畏!着实是罪过!
②培养一个孩子最重要的,并不是你告诉他该怎么做,也不是你不断地纠正他、批评他、吼叫打骂。
因为教育根本不发生在你骂孩子的那一刻,教育发生在日常的一点一滴。
没有遗传这一说法,背后隐藏的是天长日久的言传身教,是潜移默化——孩子每天都在观察你是怎么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他。
在你骂他、吼他的时候,他其实学不到任何东西。因为他在很紧张、压力很大时,大脑皮层是停滞的,所以你唠叨再多都没用。
当一个孩子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看你怎么处理问题,看你怎么跟别人说话,看你怎么样对待他所犯的错误,这才是他真正学习的过程。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这一观点背后的逻辑原因就在这里。
③成熟的父母得知道要过自己的生活,知道不能把自己的生活依附在孩子的身上,知道不能够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所有的宝)全部寄托(押)在孩子的表现上。
若你像一个永远不会退场的演员,站在孩子家的客厅当中杀伐决断,指挥着整个家庭围绕着你转的时候,你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不成熟的父母。
你一直一直都没有学会不越界。
④教育最重要的是放松。
如果我们跟孩子之间能够有信任、有尊重,能够让孩子独立、让他们学会合作,同时让他们内心充满了善意。孩子会非常开放地对待这个世界,他会有抱负、有理想、有好奇心,并且能够跟别人合作,成功只是早晚的事。
这些精髓内容可以从以下这几本书中找到:《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
真的就是这两个小时演讲的主题——答案就在书中…
读书是一种选择,你我都可以选择以读书为伴。
如果把读书当做消遣,很有可能读书没法帮到我们太多,但是如果能把书中的一点一滴用到生活当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咱们的生活一定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答案在书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