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艺星黄山:文学大展 黟县篇之盛祥贵

文艺星黄山:文学大展 黟县篇之盛祥贵

作者: 文艺星空刊 | 来源:发表于2017-03-03 13:48 被阅读0次

    文学大展 黟县篇(组稿:黟县作家协会)

    刘菁兰 胡时滨 吴宏庆 吴卫华 徐英明 胡建新 柯贯虹 盛祥贵 汪建武 朱光明 曾喜爱 舒敬东

    作者简介:盛祥贵,1970年12月生,黄山市作协会员。曾用笔名:海天一色、黟山、藏名乐人等。爱好文学,考古、书法、音乐、摄影、旅游户外、文化民俗、国学研究等。曾在乡村工作、学习和生活20年,在各地报刊发表散文、论文多篇,参加编撰《中国民间故事-黟县卷》。

    悠然古道陶家岭

    陶家岭古道位于黟县碧阳镇西部赤岭村南麓,南接于祁门县“东大门”金字牌镇横联村横路头自然村,被称为“祁黟第一古道”,垭口海拔578米,全程约8华里,行走约1—2小时。陶家岭北侧、南侧的古道分别为麻石和青石板铺就,蜿蜒曲折,历经岁月沧桑、风雨剥蚀,古道原始风貌犹存。1992年,赤岭村陶家村发现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后裔,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探访大文豪故里和陶家岭古道也成为众多文人雅士、户外驴友们的喜好。近日,我们也特地驱车前往赤岭村的守拙园,请村里的护林防火员舒哥做向导,攀行陶家岭古道。

    在舒哥的带领下,我们过水库,走渠岸,从窄窄的小路开始上山。跨过一片茶园时,无数残损古老的石屋基和石板遍地,和着潺潺的流水,让人联想村庄昔日的兴盛。满坡的乔木林很是整齐壮观,赤岭水库的坝堤上早有钓者守候多时。站在坝顶,俯身望去,修剪后的桑园,一垄垄一块块,错落有致,嫩芽挂满树枝上,急切地要迎接温暖的季节。那饱经沧桑的古民居群在娇艳春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精神和靓丽。

    初始,细长的一条山道,繁茂的细竹枝条,拐过几道山弯,渐渐的现出一级一级的麻石阶梯,峰回路转,蓦然间眼前一亮,幽长、连绵、整齐、宽阔的麻石阶梯,花岗岩石防滑凹糟依稀可辨。古石阶旁,春笋不再害羞露出了修长的身段;遍野山花浪漫,温暖的太阳穿射进绿荫幽静的竹杉林间,别样的清爽、通透和惬意。登山途中的我们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却止不住攀登古道揽胜的喜悦。

    岭头的垭口到了,一座新修葺的休憩石茅屋酷似窑洞的样子,周围竟然不见一丝垃圾,足见驴友和村人的文明。岭南的古道,是苔藓爬满的老青石板铺就的,一直延续在森严的杉林中,站在岭头俯看山北,偌大的盆地之上村屋星罗棋布,古道湮没在幽静茂绿的山林之中。遗憾、感叹之余又有些少许的落寞。

    由此联想起距此一山之隔的“西武雄关”古道上昔日徽商巨贾胡贯三雇佣上百人的骡马队,从江西运粮到古黟一带出售的情景。“吃江西,烧枧溪”见之于诗词歌谣的,有清朝邑人黄元治的《竹枝词》:“山田力薄半无泥,养得爹娘子又啼,此地年丰休便喜,水旱还须问江西”;清朝黟县知县施源的诗“山田峣崅石田荒,乐岁才共三月粮,西武岭头新米至,担伕飏土碓飏糠”,这条古道,这座古岭曾经的繁华和繁忙深刻在这防滑凹糟里,世代徽州学子、官宦、徽商们曾经的艰辛镌刻在这古岭道上……

    行走在延绵斑驳的石板路上,穿越于葱郁幽静的杉竹林中,仿佛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世事轮回,几度沧桑,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道上曾经的人马喧嚣声已远逝,古道所承载的使命也已谢幕,当我们踏上这斑驳的石板古道时,它的意义也许就是对古道面世的一份憧景和人文价值的延续。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科技文明的时代,公路四通八达,昔日老祖宗留下的路、桥、亭、碑等遭至冷落,命运孤寂悲凉,企盼当今邑人愈益珍视这些存世的“古董”,如同收藏名字名画、名瓷名器般看重,期望这些所剩无多的先人遗产,能引起关注和保护,以真正体现它们独具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

    回程途中,我们时而跨过清澈凉爽的沟壑,时而穿过安详僻静的村庄;时而行走在阡陌田园之中。一路山水田园和乡土风情,古民居的大门、天井、牛腿、横梁、窗棂上精美的雕刻,也被我们毫不客气地摄入镜头中,从明、清、民国到如今,再高大的院墙也阻挡不住时光流逝的脚步,数百年的时光在我们轻松矫健的步履间一晃而过。今天,我们深度体验了“祁黟第一古道”的繁华和变迁,我们用自己的双脚,用心,在脚下这片厚实、美丽和亲情的土地上一路奔跑着。

    (图/网络 本文由黄山市作家协会授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艺星黄山:文学大展 黟县篇之盛祥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zl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