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朋友说了一件事,用了一个较为中性意义的词汇去评论,但另外一个朋友看到这个评论则表示出明显的不满情绪;后来通过沟通,发现二人对事件的看法大致相同,而各自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不同,从而导致这场误会。
由此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女儿小时候我们组织几个家长一起带孩子们野炊,期间有个超级爱吃糖的宝宝不停的索要糖果,我们作为其他家长也要配合宝妈对孩子进行引导,于是我借着玩笑想让孩子不再关注糖果,我是这么说的,“糖糖,如果你多吃糖果,牙齿掉光,我们都会叫你糖糖奶奶喽!”这时候,小朋友本来就板着的脸突然肆意大哭,我站在那里愣住了。
当天晚上我为此事专门去找小朋友的妈妈聊天,我承认我们家玩笑尺度很大,我本人呢,用词也属于夸张型儿,本着对孩子的玩笑却造成一出类似恐吓的事件。
那次小朋友尖锐的哭声将我警醒,我不再是随意玩笑的阿姨,我也不能再随便开玩笑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字典,每个人对词汇的认知不同,我需要做的是把字典解读给他人,这样就会避免很多误解。
还有一次,新认识的朋友说了一个情况,我笑着说她骚气,她明显愣了一下,我赶紧告诉她,这个词儿我认为带有狡黠和古灵精怪的含义,在我看来是对你的夸赞呢!朋友大笑,原来你跟我是一路人,我还纳闷她便继续说,“我喜欢用一些看似贬义的词汇去夸赞别人,这些词语听起来更逗趣儿更诙谐,可总被人误会感觉不爽诶……”
所以熟悉的人熟悉我的语言方式熟悉我的讲话套路,对我的字典和用词都较为习惯,可是对于朋友这个路子完全OK,可对于不够熟悉的朋友来说,我觉得不管是谁,都应该好好学学该怎么说话才让人感到更舒服,说话不经大脑的直接,把这当做坦率和个性,其实这是自私。
也许你的字典里并无耻笑嘲讽之类的词汇,但是由于你的表达和理解的偏差,或许你的字典里全都是对别人的不认可不赞赏,定期整理字典,及时修改字典,实时翻译字典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