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可以减少肺癌的发生
作者:刘宝东
古籍与肺癌病症的类似记载,散见于“肺积”、“息贲”、“肺痿”、“肺花疮”、“咳嗽”、“痰饮”、“咯血”、“积聚”、“肺痈”、“肺疽”、“胸痛”等病症资料中,尤与“肺积”、“息贲”相似。
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对肺癌的一些主要症状已有了较为准确的描述,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法则,对后世研究肺癌的发病和治疗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我们知道,肺癌的主要症状包括有咳嗽、咯血、胸闷、气促、喘憋、胸痛、声音嘶哑、消瘦、乏力等。中医文献描述的肺积、息贲等病症,与肺癌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素问·咳论》的“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咳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肺脉⋯⋯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难经》所称“肺之积,名日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之已,令人洒浙寒热、喘咳、发肺壅⋯⋯”与晚期肺癌,肝、淋巴管转移引起的腋下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的体征及皮下组织转移颇为相似。
古人对于肺癌病因的认识较为深刻,对后世影响深远。人的正气是能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并有抵御外邪的能力,正气虚弱则卫外无能,易受邪气侵袭。《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古人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法则,时至今日,仍对治疗本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祖国医学认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乃治疗疾病大法之一。同样适合应用于肺癌的治疗。
肺癌的早期症状:早期肺癌比较隐晦,偶尔咳嗽 、胸闷、 胸痛、乏力、间断性出现低热,痰中带血。
所以很多早期癌症,都当作一般的感冒或者身体不适来对待了,这是很延误治疗的。生活当中如果经常性的出现这些症状,就应该去医院具体检查了,以免延误病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