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有一间“宝藏展厅”,叫作《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里面全是天博最珍贵的宝贝,其中的书画文物更是每隔几月便要更换一批,不断给人惊喜,如同挖不完的宝藏。
去年秋天,宝藏展厅又更新了,这次的主角是“书圣”王羲之的名作:《寒切帖》。
(王羲之《寒切帖》,唐摹本,天津博物馆藏)
准确说,这是《寒切帖》的唐代临摹本。
王羲之是东晋人,生活在遥远的1700年前,没有真迹留下来是可以原谅的。我们今天见到的王羲之作品,主要是后人翻印的字帖,以及少量墨迹临摹本。
其中最珍贵的,要数唐宋时期的临摹本,即使算上年代有争议的、临摹质量比较差的(属于外行人也能看出来的那种差),总共也就二十多件。其中临摹得比较好、又有王羲之签名的不足十件,《寒切帖》便是精英里的一员。
《寒切帖》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也就是书里常说的尺牍(音读)。尺牍原指一尺长的木片,古人最早拿这样的木片写信,尺牍便成了书信的代名词。
魏晋以后,纸张取代了简牍,但信纸的高度继承秦汉的习惯,仍为一尺。《寒切帖》高25.6厘米,东晋一尺约为24厘米,相差无几。
(黑夫、惊家书木牍,战国秦,我国现存最早的家书实物,木牍高22厘米,秦国一尺约为23厘米。湖北云梦睡虎地4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王羲之写信并不会起标题(话说现代人写信也不起标题),“寒切帖”一名是后人起的,“寒切”是信里的两个字——不得不说,这个名字真真是极贴切的。
“寒切”意为“寒得深切”,用今天的话讲就是齁冷、嘎嘣冷、贼拉冷、冷到骨髓的冷。
王羲之写信的时间是农历十一月末,正值隆冬。写信的地点,一般认为是至今没有通暖气的浙江。还有学者研究说,当时中国处在小冰期,冬季平均气温比现在还要低。所以书圣提笔时有多冷,江浙沪的朋友们最有体会。
就是这么个冰冷刺骨的大冬天,书圣为什么要哆哆嗦嗦给朋友写信?有什么要紧事?欲知详情,咱们一读便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寒切帖》磨损得比较厉害,所以我在必要的地方标出行笔路线和笔划顺序,可以跟原帖对照欣赏:
(“十一月廿七日”:因为有“廿七”二字,《寒切帖》又被称为《廿七帖》)
(“羲之报”)
按照当时写信的习惯,书圣在开头标明了日期和发件人: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
“报”意为回信。有趣的是,书圣没有写“報”,而是用了经过简化的草书字“报”,今天的简化字果然参考了古人的简省写法。
然后,书圣开始寒暄:
卿于本月十四日、十八日差人送来的两封信,吾均已收到(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私下想来,卿定是挂念吾的,此等恩泽叫吾快慰得不知如何是好(知问为慰)。
简言之,这是在感谢对方前两封信的问候。
(“得十四、十八日二书”:二书,指两封信,《寒切帖》又被称为《二书帖》)
(“知问为慰”:得知您的问候让我心安,书信常用套话)
然后,“寒切”二字隆重登场了。书圣接着写道:
如今的天气,真真是越发冰冷刺骨了(寒切),卿近来可还安好(比各佳不)?
这还是在寒暄,只不过从感谢对方的问候,转换成问候对方。
(“寒切”)
(“比各佳不”:近来各方面都好吗,或者近来各位都好吗;比,意为近来;不,同否)
本轮问候并未就此打住,书圣意犹未尽,继续寒暄:
心下想来,卿日日处理国事家事,定是极忧烦、极辛苦的(念忧劳)。此等忧烦辛苦,吾定要久久挂在心中,及至山无棱、天地合,亦不敢将一星半点抛却心外(久悬情)。
(“念忧劳,久悬情”:惦记您的忧烦劳苦,长久挂念于我心中;悬情,意为挂念,书信常用语)
有人可能要问了:你怎么知道上头这些“知问为慰”“忧劳悬情”都是客套话呢?说不定书圣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呢?
因为这些客套话,书圣在其他信里用了太多次,收到来信就“为慰”,几天不见就“悬情”,倘若全部出自真情实感,怕是情圣也难做到吧。
(书圣写过的各种“为慰”,左起依次为《初月帖》《郗司马帖》《远宦帖》)
套话写得差不多了,书圣终于打算进入正题,谈一谈自己的近况。他写道:
近来,吾进食如蚊蚋蝼蚁,寡少至极(吾食至少),身子糟劣不堪用哉(劣劣)。
书圣吃得少,却心情苦闷,是因为减肥效果不明显吗?恐怕不是。
有人认为王羲之此时年事已高,所以胃口不佳。还有人觉得,这里的“食”指服食丹药,乃晋人风俗,可能王羲之近来身体不适,服用得少,也可能丹药副作用太强,导致食欲减退。
(“吾食至少,劣劣”:我吃得极少,太糟糕了)
其实,上面这句话也有客套的嫌疑。
书圣写信有个习惯,一说自己身体不好,这封信就基本快到结尾了。称病的言下之意是:鄙人身体好差好差,写几个字好累好累,就不多说了吧。
果不其然,《寒切帖》同样迎来了结尾,书圣最后写道:
罢了,勉强写下这几行字,恕不多言,卿莫要怪罪吾怠慢,吾是断断不敢怠慢卿的,若是他日晴暖天长,吾端坐明窗净几之前,为卿写下千言万言,亦是道不尽胸中积情的(力)。恰逢今日谢司马差人送来书信一封,吾心下想来,竟有这等方便事,便唤住那厮,差他将此信交付于卿,免得卿多挂念吾一日(力因谢司马书)。纸短情长,草草作结(不一一)。羲之报。
(“力因谢司马书”:勉强写成此信,趁着谢司马差人送信的机会,叫他们顺道给您带去;力,意为勉强;因,依凭、顺便)
(“不一一,羲之报”:不一一,不多说了,书信常用套话)
说真的,这封信重要吗?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样一封客套话连篇的信,无论出自谁的手,貌似都不会太重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与其说是一封信,还不如说是一条短消息。你这边发一句“前两封信收到了,谢谢亲,我最近吃得好少惹”,对方回一条“嗯呐抱抱”,就完事了。
不过,假如你多了解一些背景,会发现这封信的最后一句话,其实非常重要。
咱们再来读一读《寒切帖》最后一句话。书圣写道: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
“力因谢司马书”是这句话的核心。“力”可以理解为勉强,相当于“我费了好大力气才写到这里”,暗示“我要结尾了”,与称病的言下之意是一样的。
“因谢司马书”有多种解读,有人理解为“回复谢司马的来信”,把“谢司马”当成《寒切帖》的收信人,这应该是误解。
古人寄信比现在麻烦得多。官府有驿传系统,普通人就只能托人捎信,或者派下人送信。也许谢司马家的小厮刚刚送信至王羲之家,正等着书圣回复一封,送回去交差呢。书圣便多写了一封“寒切帖”,叫小厮顺便带给另一位朋友,“因谢司马书”里的“因”就是“依凭、顺便”的意思。
由此可见,《寒切帖》的收信人与王羲之、谢司马相互认识,只可惜这位收信人具体是谁,学术界至今没有结论。
那么,“谢司马”又是谁呢?
“司马”是古代常见的军职,东晋时相当于将军府的参谋。与王羲之关系密切、又曾担任司马一职的谢姓人士有两位,一位是家喻户晓的谢安,另一位是谢安的哥哥谢奕。多数学者认为,《寒切帖》里的“谢司马”指谢安。
(谢安《中郎帖》,宋摹本,故宫博物院藏)
谢安担任司马一职大约在晋穆帝升平四年(360年)至升平五年(361年),多数学者认为王羲之去世于升平五年,所以《寒切帖》最有可能书写于王羲之去世前一年,也就是升平四年十一月廿七日(360年12月21日),而今天(2021年1月10日)恰好也是农历十一月廿七日,距离王羲之写就《寒切帖》过去整整1660个农历年。
确定《寒切帖》的书写时间,非常有意义。
王羲之存世字帖和摹本,大多很难考证出具体的书写时间,这给后人研究造成了极大困扰。所有这些字帖和摹本中,《寒切帖》是王羲之书写时间最晚的作品之一。如果只看现存的唐宋摹本,《寒切帖》则是书写时间最晚的那一件。
换言之,《寒切帖》是王羲之最晚年书法风格的代表,为研究书圣的风格演变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标尺。
那么,《寒切帖》代表了怎样的风格?
据说王羲之年轻时书法平平,直到四十九岁就任会稽内史后,艺术风格才真正成熟(本文提到的年龄均为农历“虚岁”)。会稽内史是东晋会稽郡的最高长官,郡治在今浙江绍兴,家喻户晓的《兰亭序》就诞生在这里。
相比王氏一门众多高官显贵,王羲之一生官运平平,会稽内史也当得不舒坦,所以他四年后便辞去官职,隐居浙江乡野,直到五十九岁去世。一般认为,四十九岁至五十九岁是王羲之的艺术成熟期,存世作品大多完成于这十年。
《寒切帖》是草书。王羲之的行书和草书大致有两种成熟风格。
第一种是流畅:字形瘦长,字与字之间注重呼应,有时甚至有笔划相连,形成一股从上到下的贯通气息,如同山泉飞泻,腾跳入山谷。一般认为,这是王羲之自创的新风格,包括《兰亭序》在内的许多名作均可归入这一类。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唐代冯承素摹本,故宫博物院藏,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王羲之《永兴帖》)
第二种风格也比较流畅,但是“没有前一种风格那么流畅”,带有“别样的趣味”,代表作便是《寒切帖》。
所谓“别样的趣味”究竟是什么样的趣味?把《寒切帖》和王羲之另一件名作《初月帖》放在一起,你就能看出来。
(王羲之《初月帖》,唐摹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初月帖》是《万岁通天帖》里的一段。武周万岁通天年间,大臣王方庆把家藏的王氏先人书法真迹进献给武则天,武则天不夺人之好,命人临摹后把真迹赐还王方庆。后来真迹散失,临摹本却有幸保存下来一段,含王羲之等七人共十件书帖,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这就是后人所说的《万岁通天帖》或者《唐人摹王羲之一门书翰》。
《万岁通天帖》是唯一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王氏书法唐代摹本,也是唯一可以证实的唐代宫廷摹本实物,在书法史上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我国195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初月帖》临摹精细,连原作的破损之处都没有放过)
《万岁通天帖》里有两件书圣的作品,《初月帖》为其一。之所以用它对比《寒切帖》,一是因为《初月帖》是给拿给女皇看的,肯定临摹得好;二是因为两个帖子都是草书,用了很多相同的字(个中原因你应该能猜到);三是因为《初月帖》基本属于流畅的风格,与《寒切帖》有差异。
《寒切帖》的风格特点,本人总结了四个字。
第一个字是“横”。《寒切帖》里的许多字喜欢横向发展,偏宽、偏扁:
(“至”,左为《寒切帖》,右为《初月帖》)
(“日”)
(“报”)
《寒切帖》的第二个特点是“独”。虽然字与字之间仍有呼应,但不像流畅风格的帖子那样呼应频繁。一个字内部的连笔仍有很多,但字与字之间的连笔很少。
我把《寒切帖》和《初月帖》里的字间连笔都圈出来,大家一看便知:
(《寒切帖》)
(《初月帖》)
此外,《寒切帖》里有些字的最后一笔“刻意”往横向发展,切断了从上往下的贯通气息,强化了“独”的特点:
(“之”的末笔)
(“念”的末笔)
“横”与“独”的特点很可能源于隶书和早期草书。
很多人学书法从楷书入手,然后学习行书和草书,便以为行、草书皆由楷书发展而来,其实不然。考古发掘已经证明,楷、行、草都是从隶书直接分化出来的,而隶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字形扁宽,一部分早期草书也继承了这种“横”的特点:
(隶书《橐他莫当隧守御器簿》局部,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甘肃肩水金关出土,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草书《神乌赋》局部,西汉晚期,江苏东海尹湾出土,连云港市博物馆藏)
当然,早期草书形态多样,并非都喜欢往横向发展。但无论字形是扁宽,还是瘦长,早期草书的共同特征都在于“独”:字字独立,很少连写。
(草书《张宣致稚万书信牍》局部,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甘肃肩水金关出土,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陆机《平复帖》局部,西晋,故宫博物院藏,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横”与“独”的特点并非《寒切帖》所独有,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例子:
(王羲之《郗司马帖》局部,清拓本,南京博物院藏)
(王羲之《远宦帖》局部,唐摹本,台北故宫藏)
(王羲之《冬中帖》局部)
这些帖子都体现了王羲之行、草书的第二种成熟风格:总的来讲是流畅的,但是“没有第一种风格那么流畅”,因为书帖纵向的贯通气息被不时打断——有时是因为出现了横向舒展的汉字,有时是因为字与字之间缺少呼应和连带。原本倾泻而下的山泉,意外遭遇几处“小水坝”,急促的水声便放慢了节奏,腾跳变成了信步,迅捷转化为从容。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评论说,王羲之的书法“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意思是,书圣写字不激荡、不凌厉,风韵却自然流露出来,让人回味悠长——私以为,用此话概括书圣的第二种风格是极妥帖的。
明代书法家娄坚则夸赞说,《寒切帖》是一件“从容中道”的佳作,意思是,从容之中便实现了书道法则。“从容中道”一词出自《中庸》。可以说《寒切帖》以不紧不慢的格调,轻松实现了中庸之美,这与“不激不厉”的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妙。
(娄坚在《寒切帖》卷后的题跋,照片由@蓝珊拍摄)
“横”与“独”的特点为《寒切帖》和其他帖子共有,还剩两个特点为《寒切帖》所独有。
其一是“肥”:有些字的笔划短而粗,墨色浓重:
(“问为慰”三字明显笔画较粗)
(“力因谢”三字也是肥笔)
最后一个特点是“简”:笔划极其精简,而且直来直去,尽量减少弯曲和粗细变化。
最典型的例子是“得”字,堪称精简到极致:
(“得”,左为《寒切帖》,右为《初月帖》)
(“报”)
(“问”,左为《寒切帖》,右为《远宦帖》)
“横”与“独”奠定了《寒切帖》的中庸之美;“肥”增添了沉着、质朴的味道;“简”则代表了对“天然去雕饰”的追求。人到暮年,往往更愿意安守平淡、朴素、自然的生活,书圣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吧。
有趣的是,如果纵观全帖,你会发现“横”“独”“肥”“简”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寒切帖》的中间区域和右、上部分:
帖子下部和左侧基本属于流畅风格:
我猜想,书圣原本希望从头至尾把握“不激不厉”的总基调,但每一行写到最后,难免空间局促,字距缩小,连笔就多了起来:
至于最左边那行字为何如行云流水,恐怕是因为书信即将结尾,恰逢“不一一”这样的常用套话,书圣便乘兴放纵了一下:
上文介绍了王羲之行、草书的两种风格,这只是非常宽泛的分类。细究起来,书圣的风格非常多样——甚至多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同一个人写的。
同样是流畅的风格,王羲之的书法有时俊美如“鲜肉”,有时强劲如猛男: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唐代冯承素摹本,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四月廿三日帖》局部)
笔划转折的地方,有时缠绵如丝,有时曲折如铁:
(王羲之《得示帖》局部,唐摹本,日本宫内厅藏)
(王羲之《丧乱帖》局部,唐摹本,日本宫内厅藏)
“横”与“独”的特点也不总是同时出现,字形扁宽的时候,也可以上下相连,气息贯通:
(王羲之《遣书帖》局部)
书圣的作品,刚开始看觉得是极好的;看多了,反倒生出些疑惑来:
这些字真是同一个人写的吗?莫非书圣确实天赋异禀,能够写出好几种风格?还是说书圣多情善变,过段日子就要换一种风格?
对于这些问题,学术界暂时无法给出统一的标准答案。粗粗归纳,至少有三个原因。
第一,书圣的时代距离今天太过久远。与后世书法家相比,王羲之的生平资料要少得多,连最起码的生卒年份都是后人推理出来的。王羲之多数作品很难考证出年份,即使考证出年份的那些也常常存在争议,所以我们无法为王羲之的作品列出详细的创作年表,也就无法梳理不同风格的时间顺序。
第二,不要高估字帖和临摹本的还原程度。古人在翻刻字帖、临摹书迹的时候应该是很用心的,但我们不能指望古人徒手达到现代印刷技术的水平。同一个帖子常常出现不同的翻刻、临摹版本,就连外行人都能看出其中差别,叫人莫衷一是。
(各种《兰亭序》,左起分别为唐代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摹本,故宫博物院藏)
(各种《寒切帖》,左起为天津博物馆藏唐摹本、中国国家博物馆博藏宋拓本、某地藏明拓本)
(两种《远宦帖》,左起为台北故宫藏唐摹本、南京博物院藏清拓本)
有人可能觉得,字帖和临摹本放在一起,肯定摹本更靠谱。确实,假如字帖和临摹本参照同一件真迹,临摹本往往更善于再现原作的细节。但已经有学者发现,并非所有临摹者都那么一丝不苟,他们会改变原帖每行的字数,甚至直接跳过原帖上破损的字迹,导致临摹本词不达意。
更重要的是,除了《万岁通天帖》那样有明确记载的作品,你怎么知道临摹者究竟参照了真迹,还是参照了另一件摹本甚至字帖呢?
(王羲之《二谢帖》,有语句不通,可能为漏字导致,唐摹本,日本宫内厅藏)
第三,虽然王羲之没有真迹传世,但与之有关的字帖和临摹本据说多达四百种,对于一位1700年前的古人来说似乎有点多……据史料记载,王羲之的书法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大受欢迎,已经有人模仿得惟妙惟肖,王羲之本人甚至会找人代笔写信(真有这样的传闻)。百余年后,南朝梁武帝搜罗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墨迹“一万五千纸”,虽然大多毁于战火,但数以万计的收藏量着实惊人。
又过一百年,唐太宗悬赏重金,又收集到王羲之书迹“二千二百九十纸”——鉴于书圣中年以后才以书法闻名,艺术成熟期也就十年左右,所以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书圣大概天天忙着写信吧,类似于我们天天刷手机……合理的推论是,这成千上万的“真迹”必然真伪混杂,导致一些伪作流传后世,成为字帖和临摹本的范本。
所以,王羲之堪称“谜一般的书圣”。
他对后世影响巨大。你一定见过他的书法,一定听过他的故事,他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成为我们最熟悉的书法家。
但他没有留下一件真迹,同时留下数以百计的字帖摹本,如同留下数百个“影分身”。这些分身又千姿百态,让人莫衷一是,不知哪一个分身才是书圣的正身。
不过,私下想来,后世的书法家定是自有一番逻辑。这千百分身,各有各的姿色,各有各的妙处,后生们心心念念想着如何从中撷取一二,化为己用,至于真真假假便放在其次了。若能有所成就,倒也不负后生们对书圣的一片痴心吧。
(“不”“谢”,左为《寒切帖》,右为故宫藏北宋蔡襄《京居帖》)
【尾声】
最后简单梳理一下《寒切帖》的流传经历。
《寒切帖》原帖诞生后的第二年,王羲之便去世了。百余年后,此帖进入南朝梁武帝的内府,为皇帝把关的鉴定家徐僧权认为这是王羲之的真迹,在帖子右下角签名认证。唐人临摹原帖时,把徐的签名也临摹了下来,这是现存徐僧权签名中最完整的一例:
(“僧权”)
原帖何时消失仍不得而知,摹本后来被宋高宗收藏,明清时在民间流传,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和娄坚在卷后留下两段题跋,所以《寒切帖》全卷应该比你想象的更长:
(宋高宗内府的“绍兴”印)
(董其昌经常应藏家的邀请书写题跋,也非常善于说好话,他自称只见过三件书圣真迹,《寒切帖》为其一。照片由@蓝珊拍摄)
时间转眼到了解放后。1958年,天津市动员各界转让文物,再将转让所得存入银行,支持工业建设。鉴定泰斗韩慎先慧眼识珠,从民间藏家手中征集到《寒切帖》,交给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也就是后来的天津博物馆。
上文说过,除《万岁通天帖》这种有历史记载的摹本,判断古摹本的年代是很棘手的事情。鉴定界几位老先生把《寒切帖》定为唐代摹本,认为其临摹水平很高,这一结论便延续至今。倒是《寒切帖》原帖的书写时间存在一些争议,有学者认为“谢司马”指谢安的哥哥谢奕,《寒切帖》书写于王羲之中年。个中推导就不细说了,感兴趣的看官可以在文后与我讨论。
除了《寒切帖》,天津博物馆还藏有王羲之另一件摹本《干呕帖》(所谓“馆藏丰富”就是这个意思吧)。一看名字就知道,书圣的身子又欠安了。《干呕帖》的年代原定为五代,后来被认定为明代。虽是明摹本,《干呕帖》却是如假包换的清宫旧藏,也属稀罕之物,可惜我从未见过,希望未来能看到《干呕》《寒切》二帖并排展出。
(王羲之《干呕帖》,明摹本,天津博物馆藏)
差点忘了一件极极重要的事情。
文章开头说了,天津博物馆的“宝藏展厅”《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从去年秋天开始展出《寒切帖》。只是据可靠消息,《寒切帖》已在上月撤展,鄙人的文章再次晚到一个月……
但即使没见到《寒切帖》,你也不用觉得遗憾,因为托疫情的福,我,也没能去成天津……所以特别感谢友人发来的前方照片,希望下一个冷入骨髓的冬季,我们还能见到天津博物馆的这件镇馆之宝。
(感谢@蓝珊的照片)
本文是“京津冀系列”之“天津博物馆篇”的最新一篇文章。“天博篇”始于37个月前的那篇《心塞!北京有个超牛的博物馆被央视<国家宝藏>遗漏了》,上一次更新则是26个月前《乾隆皇帝见过郑板桥吗》。拖了这么久,倍感惭愧之余,更要感谢诸位的宽容与不舍。
最后给大家拜个早年!祝所有人牛年大吉,新年快乐!(言下之意是不要指望年前还有更新噢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