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071天】
人的念头
关注什么时
就会忽略掉另一面
这几天读《不消费的一年》正在兴头上,想着自己是否也能尝试去做这样一年的生活实验,再写成书,或许会很有意思,把自己与自己的购买欲作战的过程写下来。
书中很多内容是我关注的,也是引起我思考的:
为什么我拥有了很多,却还是想买买买?
在我买买买的背后,到底对应了那些(不健康)的心态——已经先入为主给结论了——是匮乏吗?是缺失吗?我想去看清楚这一部分面对着金钱却满满负罪感的自己。
我也时常觉得自己乱花钱,挺不爱惜自己的钱的,内心有一种对自我的愧疚感,觉得自己花钱花得不够清明,稀里糊涂,手也很松,家里人一直都说我,但我也一直都改不过来,觉得没钱再去赚就好了呀, 虽然不是有钱的人,却好像很有钱一样随便花着钱。
如果真的去做这件事情,我觉得自己又不太有信心,怕最终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购买欲。
今天看到好好住的一篇文章,记录的是大家今年觉得自己花钱最值得的地方,看到他们花钱的快乐,我突然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太关注“花钱的愧疚感”,却没有去关注“花钱的快乐”,以至于花钱这件事情更多成了我内心的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快乐,也就导致我的快乐只是存在当下很少的时间内,过后再去看就会觉得,自己又乱花钱了。
其实我更在意的,并不是偶尔会乱花钱,我在意的是自己没有很好地对待金钱——这才是真相。
我身边有很多的物品,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依然精致,让我爱不释手的,这些东西的价值高低不等,有些很便宜,有些是当时的自己咬咬牙买下的,但它们的存在都滋养着我,让我见之欢喜,这一类物品也是入手得非常值得的。
而且很多的东西,我下手果断,过后也增值了很多;或者是日后使用起来会感叹还好当时没有将就,才会用了这么多年都很好用,比如我前一部车。由此可见,我也并不是仅有“乱花钱”的败绩,甚至可以称得上明智。
那有些东西确实也是第一次尝试,或是自我满足,或是好奇,有些觉得真的很好用,有些则会明白不会有下一次了,这也是属于生活中的探索吧——又或者,我把这一部分太过放大了,其实没有这么严重,比如买菜而不知道菜价这是个大问题吗?但很多人都觉得这就是不会持家的表现。
相较而言,这样乱花的钱,占比是比较少的,比如买咖啡,吃饭,买花,等等心血来潮只顾着心情的花费,我只需要经过审视后,更谨慎一些,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好,完全不需要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
人是慢慢成长,慢慢变得智慧的呀。
细数今年花钱觉得很幸福的地方:
口腔医院的花费,让全家人的牙齿恢复健康。
美容院的日常保养费用。
身体骨骼康复理疗的费用。
加入健身打卡营,最棒是还是自己每次都完成了100天的健身打卡,这些费用还作为全额奖学金回到了自己身边!
开工作室,租金,装修,着实很大一笔,大大的空间,拥有舞蹈房,瑜伽房,冥想室,茶室,工作间,咖啡吧,聚会大长桌,摆放了很多我收集的物品,在这里我可以去探索自己的美学方向,工作的发展,这是一个自我滋养的地方。
换了一部期待已久的新车,好喜欢呀,这件事情让我已经幸福很久了,一开始还很忐忑,觉得是不是有点奢侈,现在觉得很享受这件事,其实对我而言,因为在农村长大,自幼家境贫寒,很多东西在我观念里都是属于奢侈的消费,但跨出这一步后就觉得,我可以更好地享受自己的人生。
每次剪头发60元,就剪短,不染发不烫发,清爽舒服,拒绝了诱惑也避免了褪色的后悔。
和女儿们去看歌舞剧《只此青绿》。
给毛同学买了一台按摩椅。
家里添了一台空气炸锅。
今年只给自己买了两个很小的包包,200+,白色和浅棕色,非常百搭,白色的是面包款,圆圆的,浅棕色的是小小的长方形的款式,软萌可爱,装下我随身的小物品,去哪里,穿什么衣服,都可以搭配,我很喜欢,也觉得这两个包买的很值得,不再觉得没包可以出门,还觉得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就可以以最简单的方式,甚至也不会觉得厌烦,就能够保有自己的风格。
还有一些,比如买到自己喜欢的画作,买到喜欢的爱不释手的书,买到喜欢的植物,这些都给我带来滋养,去想这些让自己花钱并欢喜的事情,我不禁觉得,应该去转念,从“不消费”的自我限制中,更多去关注“花钱花的聪明又开心”的自我滋养——前者带着惩罚和羞愧,而后者则是以正向循环的自我奖励,自我鼓励的方式,更容易让我觉得得到成长和鼓励。
所以,《不消费的一年》,可以转变课题为《花钱开心又聪明的一年》,以这种方式去觉察自己的消费观念,让自己变得更好,不也可以嘛!
▲
关于本文
——林青澜,生活美学家
私宅设计师,探索生活美学,空间美学,生活应是鲜活而有趣的,我喜欢具体而美好地生活着,以享受世间美好为终身情怀。
做个优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澜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