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的因果

成长的因果

作者: 笔下有迹 | 来源:发表于2018-05-13 09:52 被阅读0次

    成长的因果

    ——《告白》书评

    (看过原著或电影的同学以及不想被剧透的同学请自动跳过情节描述)

    《告白》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老师A的女儿被发现溺死在了老师A所在学校的游泳池中。警察判定是她女儿失足掉进游泳池溺死的,属于意外。通过私下调查,老师A发现她女儿的死并不是意外而是人为。而且老师A查出这个凶手就是她班上的两名学生。A分别找了这两名学生进行对话。在两名学生都承认了杀人事实的情况下,A告诉他们她不会翻案。直到学期末的最后一堂课上,A将她女儿死的真相讲给了全班,但没有透露这两名学生的名字。但所有同学都猜得到是谁。在课堂的末尾,A向全班讲了一个特别骇人的事,就是她用针管将她未婚夫的血注入到了两名同学的牛奶盒中。下课后,A辞职了。

    A的女儿是与她未婚夫生下的,但在结婚前,A的未婚夫被诊断有艾滋。所以未婚夫提议放弃结婚,但仍将女儿生了下来,所幸女儿没有得艾滋。A的未婚夫也是一名老师,并且是一名正能量特别强,人气很高的老师。所以,注入牛奶盒的血液是带有艾滋病毒的血液。这就是A的报复方式。

    杀人的两名学生有不同的家庭出身。甲的母亲是科学家,也是一名事业心很强的女性,但因为生了甲成为人母而放弃了事业。甲从小就对母亲特别崇拜,他也想成为他妈妈一样的能人。而且他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存在才破坏了母亲的事业,所以一直对母亲有愧疚感。甲的母亲最终还是因为事业离了婚弃了家。在离家前,母亲告诉甲她再也不会回来,但如果甲出现了什么大困难,她还是会回来帮甲。后来,甲的父亲给甲找了一个后妈。后妈对甲很好,但甲从来都觉得他父亲和后妈是笨蛋,看不起他们。在茫茫人海中,为了引起母亲的注意,甲制作了带电的钱包去参加全国的一个发明比赛。在参赛前,甲将他的带电钱包给老师A看。老师A并没有赞赏他的发明,因为他的钱包会伤人--只要拉开钱包拉链就会有静电产生。老师A觉得能发明这样钱包的孩子可能存在一个不良的价值观。但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甲让老师与他打赌说他一定能得到比赛评委的认可,结果甲得了奖赢得了赌博的胜利。甲得奖的事登上了报纸。他本以为自己得奖的事一定能够引起母亲的关注。但正是那一天,一件更大的事占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这件事是一名学生用毒药毒死了自己全部的家人。为此,甲认为必须要做更轰动的事情来引起母亲的关注,借着毒药事件,甲认为那个学生是用自己买来的毒药毒死人就上了头条,自己要是能用自己发明的而不买来的东西杀人,一定能创造出比那个学生更轰动的影响,母亲一定会关注到他,说不定还会去找他。为此,他决心杀人。

    学生乙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乙的母亲永远觉得乙是最棒的,甚至对乙有极强的偏袒,无论对错,总会站到乙这边帮乙说话,就算自己觉得乙有问题也会找各种理由开脱。同时,乙的母亲也对乙寄予厚望,希望乙能够有出息。但乙却偏偏是那种就算很努力也难以追上像甲一样优等生的人。所以乙一直想证明自己,不想辜负母亲的厚望。有一天,乙被高年级学生欺负。乙与肇事人都被带去了警察局,了解完情况后,需要老师去将学生领走。但去领乙的老师并不是A,而是另外一个男老师。因为学校有前例,一名与学生为异性的老师被学生联系去帮学生解决问题却被学生拍了轻薄学生的假照片。所以,学校后来规定女学生的问题由女老师去,反之则男老师去。因为A与乙是异性,所以A没有去接乙。但乙却以为A对他有偏见,觉得他学习不好而不想去接他。为此,乙对A埋下了恨的种子。

    当甲决心杀人的时候却偏偏碰上了怀恨的同桌乙。所以,甲将计划告诉给了乙,但并没有告诉乙是要去杀人,只是告诉他报复人。甲让乙推荐一个人。乙说出了A的名字。但由于A已经见过甲的发明了,不会再被电。甲否定了这个推荐。随后,乙说出了A女儿的名字。所以,A的女儿最终被杀。

        A的女儿先是被电,然后倒地。甲认为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并让乙向别人宣传说是甲干的。然后甲就扬长而去。但A的女儿并没有被电死。虽然甲已经增大了钱包的电压,但仍不会让人致命。乙在A的女儿倒地后被吓坏了。他虽然听到了甲对他说的把责任都推给甲的话,但他还是怕自己会被牵连。所以,他考虑将A的女儿扔进水里,造成意外落水的假相。但当他准备去抱A的女儿时,乙发现A的女儿并没有死。这时的他并没有庆幸,而是产生了更扭曲的想法--甲这样聪明,天天被老师表扬的人却也会存在这种疏漏,如果自己能做成连甲都没做到的事,自己不就证明自己比甲还强了吗。于是,乙带着笑容将A的女儿抛入游泳池溺死。

    得知自己喝了带有艾滋病毒的牛奶后,甲高兴坏了,因为自己肯定会因为死而上头条,母亲则一定会关注到他。所以甲每天正常去学校上学。尽管会被同学欺负,但甲并没有发作,他平静地等待着自己的死带来的最终目标的达成。乙则被吓坏了。尽管得知艾滋不会在空气中传播,可以正常上学,他也不再去学校。为了不传染给母亲,乙在家中闭门不出。连他母亲都不见,也不让他母亲洗他的碗,洗他的衣服,进他的房间,甚至自己上完厕所都要将马桶擦无数遍。乙的母亲此时还不知道是他的孩子杀了A的女儿。接替A的那名老师B是A的未婚夫的崇拜者,也是一名很正能量的老师。为了拯救乙,老师B决定去家访。家访中,乙的母亲还在一味帮乙说好话,说他孩子是好孩子,A的女儿的死一定和乙没有关系,都怪那个奇怪的老师A,把自己的孩子害成了这样。因为乙一直想证明自己,不想辜负母亲,老师B带着好心的每一次家访实际都是在折磨乙的自尊心。老师B越是劝乙回归学校去追梦,乙就越是感到自己已经无法回头,加速了乙的自杀倾向。而老师B的家访行为正是老师A建议的,因为老师B对A的未婚夫很崇拜,A利用这一点告诉B,说如果是她未婚夫,一定会去家访的。也就是说,A利用B加速了乙的死亡。终于,有一天,乙将自己杀死了A的女儿的真相告诉了母亲。一直在她心中最乖的孩子却真的是杀人凶手,这个事实让乙的母亲绝望了。乙的母亲告诉乙,是因为自己没教育好他才让乙变成了这样,是母亲自己害了乙。所以,乙的母亲决定杀了乙。但在杀乙的过程中,由于正当防卫,乙失手反而将母亲杀了。

    甲所在班的同学之间有一个小规定,就是每天都要发短信到一个内部平台去斥责甲和乙,谁斥责得最少,谁就是他们的帮凶。甲乙所在班的班长丙--是名女生--因为觉得这样的行为没有任何意义而从来不发短信。结果,丙被认为是甲乙的帮凶。一次,同学们欺负甲和丙,将甲绑了起来,并强行让班长丙与甲接吻。后来,甲终于发作,并把自己的手割破来威胁大家,说要是谁再欺负丙,他就要将病毒传给谁。丙为此与甲走得很近。丙此时告诉了甲一个秘密,就是牛奶里面其实根本没有病毒。因为丙当天就将牛奶盒拿去化验,知道了结果 。原来是A的未婚夫知道了A的行为而偷偷将牛奶盒换掉了。甲知道这个结果后,非常失望,因为他死不了就引起不了母亲的关注了。直到有一次,丙问甲:既然甲那么想妈妈,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她,而要用这样极端的方式。是不是因为甲根本就不敢去找,怕妈妈不认可甲也不会理会甲。此话一出,甲立马怒了。甲丙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并逼出了丙最后的一句话:甲,你就是个恋母狂。为此,甲杀了丙,并将尸体藏入了冰箱。为了死,甲决定自杀。甲在开学典礼的礼堂中布置了炸弹,只要他用他的手机打电话,炸弹就会爆炸。甲决定在开学典礼上引爆炸弹,让全班所有人都为他陪葬。但在当天,当他拨通电话后,炸弹并没有响。当甲正在纳闷时,一个电话打来了。是A打来的。原来A早就将炸弹转移,并且将炸弹转移到了甲做梦也想不到的地方--甲的母亲的办公室。当甲决定自杀而拨通电话的那一秒,实际正是将自己最崇拜最想见的母亲炸死了。

    (到此,故事结束)

    这是一个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这是一个悲哀的教育故事,这是一个极端的教育手段。但对于这个故事,是不是让你产生了太多的想法和问题。你是不是想对这个故事中的很多人讲很多话。但是,你确定你的想法就一定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吗?

    教育,永远都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教育,永远也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但不管怎么说,一切成长,总有因果。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竞争,但最后胜出的并不一定是那些高考成绩好的学生。为什么?也许这得从孩子成长的源头--也就是"因"--谈起。

    对孩子的了解,外人--除孩子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只能说是了解孩子多与少的问题,没有任何人能说他懂孩子的全部,包括家长。好比他看到了一条被碾死在高速路上的狗,你永远猜不到这条狗会对他形成怎样的启发,或好或坏、或慈或恶。他可能不会对你说,但这条狗却会成为他形成"三观"的一次积累。他的成长也正是在这些你无从了解的一次次积累中堆积起来的。当某一天量变引起质变,你会突然发现,你的孩子变了。所以从某种层度上讲,成长是属于孩子自己的,你无法参与,也就是说,成长是独立的。

    成长是独立的?我们掌握不了孩子的成长?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这事儿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事实就是如此。你所谓的参与其实都是被动的,他可以不接受,也可以不认可,更可以表面点头而心里却不以为然。但是好在我们也想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对他所能看到的、听到的和可能经历的事物做文章,就像孟母三迁一般,从源头上为孩子导航。毕竟,孩子都像白纸,画什么有什么,不画什么就没有什么,关键就是要控制好源头,也是我们所说的环境。所以,我们目前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大都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实现的--让他看或听到我们觉得他应该看或听到的事物,不让他看或听到我们觉得他不应该看或听到的事物。或许你并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仅仅因为你自己的父母就是这么做的,你自己也是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过来的。父母把他们觉得对的东西传递给了你,你把你觉得对的东西再传递给了你的孩子,就是这样简单。但是从现在来看,父母在你孩提时代教你的那些他们认为对的东西真的就对吗?同时,你现在教孩子的那些你觉得对的东西也一定是正确无误的吗?当然,这个"你"不光指家长,还有老师、亲戚和邻里。所以,在这里必须要引入三个问题:学校环境问题家庭环境问题和社会环境问题。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这里,孩子将会第一次进入一个集体,开始影响他人也受他人影响。孩子在学校会遇到老师、同学,会体会到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上下关系还有同级关系等等。但我总认为,义务教育远重于大学及以后的教育。义务教育正处于孩子形成较为固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把人分为4类,一是聪明的好人,二是笨笨的好人,三是笨笨的坏人,四是聪明的坏人。哪一个更可怕?所以,教育如果不立足于"三观"的培塑,而仅重视知识的灌输,可能教育出的学生只能是第四类。如果中学后的学习压力太大,那么小学及学前的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告白》用一个特别极端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解决问题学生的方法。当然,现实肯定没有那么夸张。但这何尝不是对我们的一个提醒。最起码,以小说故事为鉴,我觉得能警醒我们的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偏见和德育轻于知育带来的扭曲。

    信息不对称在于老师对学生的不了解与学生对老师或学校的不了解。老师有很多需要遵循的规则是学生所不知的。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老师甚至还会被学生欺负。好比小说中接乙的人不是本班女老师而造成的误会,最终演变成老师女儿溺亡的悲剧。同时,学生也有很多背后故事是老师所不知的。好比小说中甲乙的家庭对他们内心的影响以及甲乙各自的性格和追求是不为老师所了解的,最终错过了最好的挽救悲剧的时机。现在的师生,不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吗?所谓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师与生之间连基本的了解都没有,信息如此不对称,如何能避免误会偏见地发生。

    德育轻于知育在于老师的职责主要还是被约束在了"教书"上。讲知识解疑惑似乎才是主业。如果没有一个成绩优秀的班级,这样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这恰恰忽视了对学生"三观"的纠正。这就是轻传道重授业。好比甲制作带电钱包给老师A看。A已经发现甲存在的问题苗头。这本是一次挽救多条生命的最好时机。但A却接受了甲的赌博。为什么老师A不能更多地了解一下甲的内心,为什么不能想想办法帮助甲走出那种扭曲的心理状态。虽然小说故事发生在日本,但我相信,目前我国学校中一定也存在德育轻于知育的现象,并且一定有老师会对发现的道德品行上的问题视而不见,认为教品行是家长的事情,直到问题发生或者学生闯了祸才去设法解决和反思。似乎在德育和知育的平衡中,有一个成本账要算。这或许并不是教育的实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也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场所。因为从出生到小学。这6年时间,孩子基本都是和家长在一起的。他接触到的接收到的模仿到的东西都是从父母亲戚们的一举一动中得来。所以说什么样的家庭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尽量不要与孩子开不适宜的玩笑,教不适宜的言行,做不适宜的示范。因为你的任何举动说不定都会在孩子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印记,甚至对其一生都产生持续的影响。同时,家庭也是为孩子制定人生规划的第一场所。虽然孩子长大后会有自己的主见,但在孩子幼年时,家庭的决定仍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家庭为孩子选择怎样的学校,选择怎样的教育模式,想将他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基本都是由家庭决定,并不取决于他自己。这些决定看似简单,有的家庭也常常会用一句顺其自然来搪塞。但不得不说,至少在孩子形成主见之前,不为孩子的成长环境周全考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这个时期的环境是可以基本定下孩子"三观"基调的,或诚信或狡猾,或直率或委婉,或重结果轻过程或重过程轻结果不一而足。好比小说中两名凶手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一个薄爱,一个溺爱。一个离开孩子,让他从小产生缺爱的阴影,一个太过维护,让他从小缺乏抗压的能力。但殊途同归,都是悲剧。

    小说中,还有一条线索是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日本相关法律规定,不满14岁的青少年是不能判刑的。为什么学生甲小小年纪就敢如此恣意妄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他才13岁。同时,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甲的设计为什么还能在全国发明比赛中获奖,并且报纸还将这事进行宣传,如果不是还有更大的事件发生,恐怕甲得奖的事还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这到底是对孩子发明创造之心的一种鼓励还是对恶劣品质的一种助力?如果甲的发明没有得奖并引起校方的注意。是不是又会是另一种结局?就好像现在很多人都忘记了教育的实质一样,只看分数,只信读书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认识。高分数多读书,这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一个"只"字。高分低能的学霸不在少数,低分高能的学渣也不在少数。但学渣干掉学霸,圆高考名校梦走失败人生路的惨痛教训不胜枚举。想必原因不言自明。

    故事没有假设,现实更没有。社会也不会因为一两个人去改变什么。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反省,不要求引起整个社会的改变,只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避开这些陷阱,让他们拥有走堂堂正正人生,能随心所欲拼搏,去经历成功与失败的权力--这应该才是果。

    成长之因果,不是必然却又确是必然。只希望此文能抛砖引玉,引起些许思考,足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的因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gk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