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篇我们讲到管仲帮助齐桓公用经济手段搞定了鲁国、莱、楚、代、衡山等国,我们会发现在使用价格杠杆打击对手的时候会用到大量的现金流,那么齐国一个海滨国家,它的财政体系是如何满足这么庞大的现金流需求的呢?
聪明如你一定想到了,通过增加税收收入。齐桓公也是这么想的。齐桓公对管仲说,想在劳役、兵役和“公田”之外征收人头税,或是对房屋、牲畜征税。
管仲的应对是,“民予则喜,夺则怒,民情皆然。先王知其然,故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
管仲这次很不给老大面子,借着齐桓公他爹把这件事给否定了。用现在的话翻译一下:您给予百姓,百姓就欢喜;您从百姓手里把东西拿走,百姓就会愤怒。民情都是这样。你爹在的时候知道这个道理,所以给老百姓好处的时候在明处,向老百姓索取的时候在暗处。
管仲随即提出自己的主张,管仲的税收思想归纳起来有4个方面:
>>>>
1.富民之策
发展经济是增加税收收入的基础。类似于现在的阿里巴巴,使用各种办法让平台上的卖家多赚钱,为卖家服务,平台收取一点扣点。虽然税收比例低,但是“双11”把你们服务好了,你们一天卖了1207亿,平台的广告收益和服务费也能赚181亿。
>>>>
2.主张轻税和零关税
在土地税方面,管仲主张“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十取一,岁饥不税”。管仲十分重视工商业,而且主张“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即免征工商税。据史料记载,齐国的关市之征曾减低到“五十而取一”,相当于2%的税率。这一税收政策的结果是周边国家的百姓都移民到齐国了。这一招很像现在的互联网免费模式,通过免费把用户圈过来,人多了总有赚钱的机会。
>>>>
3.实行差别征税
对土地征税,管仲提出了“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的重要税收政策。这个政策是按土地质量好坏征收差额赋税,而不是对不同土地征收同等的赋税,从而达到公平税负,使劳动者不再相率逃亡,安居乐业,稳定赋税收入。
>>>>
4.主张盐铁由国家专营
管仲主张由政府控制部分重要自然资源,即“通 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取得收入以满足财政需要。认为盐铁是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不可一日或缺,主张由国家实行专卖,垄断其销售,从而达到国家控制市场与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
把税加到价格之中,政府尽得盐铁之利。盐天天都要吃,铁人人都要用,这就有收人头税的意思了,而且通过盐铁专营,控制了天下盐铁的产量和价格,形成垄断。这样一来,不仅收了本国人的税,而且收了全天下的税。国家垄断重要经济命脉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管仲税收思想的精华就是这一句话:“故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减少百姓的税痛感。表面上看降低了税收收入,实际上通过“盐铁专营”垄断核心资源跨国界收税。总体上增加了财政收入。2700年前管仲都已经在使用如今互联网“交叉补贴”的模式实现平台创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