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 药有所思 | 来源:发表于2016-02-10 21:57 被阅读0次

    石華書院

    小学母校的前身是“石华书院”,创办于清朝光绪卅一年,已有一百一十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岭南书院/祠堂建筑。头门大门上方用花岗石刻着“石華書院”。书院由三个单体建筑构成,中轴线为三进两院式主体建筑,三进厅堂由低到高形成三级台基,分别用作课室、礼堂、教师办公处;厅堂之间是两个宽敞的天井;两侧建筑群是偏间,用作教室,主体与两侧建筑以左右青云巷隔开。书院头门梁架上饰以精美的木雕,屋脊基座有灰塑,书院内还有不少广府壁画。

    第一进天井比较宽敞,地面铺设的是大条的花岗石,四角分别有花坛,植有凤仙花,还有数株高达丈余的铁树。课余时间是低年级学生们的游戏乐园。礼堂放有五六张乒乓球桌,中午放学后同学们总是急急回家吃过饭,就赶去占台子,一直打球到下午二点钟上课铃响。第三进厅堂最为阔落,约两个篮球场大小,所有老师均在里面办公,校长办公桌居中,正对拱门外的第二个天井。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校园深几许

    小学生活已遥远模糊。学习之外,记忆之中无非是课余打乒乓球、读书、仪仗队训练、假期里看西游记、与小伙伴们到处转悠。学校与我家仅一墙之隔。四、五年级时课室紧挨着我家的房子,父母出门走数步或站在阳台上就可以透过课室的窗户看到我。老师们上下班大多经过我家门口,偶会驻足与我父母闲聊几句。学校与家庭之间无缝接合的监管,使我从来不敢调皮。学校就像深广的围城,有里城、有外城,童年生活被围于其中。那时候读到“庭院深深深几许”,会想到“校园深深深几许”。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学的启蒙师

    小学里受教过很多出色的老师,例如二三年级的周老师、四五年级的谭老师和六年级的黄老师,他们对我的影响都很大。周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脾气极好。有几次我的作文被她选作范文在班里朗读。周老师常将班上几个学习好的同学请到家里去,帮忙统计测验或考试成绩。有一次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活动,回来后跟周老师说,见到她女儿是活动的组织老师之一,但人多没敢跟她打招呼。周老师还委婉地说了我。去年在同学聚会中见到了周老师,二十多年没见,老师已八十多岁,满头银发,精神很好。师生相见甚是激动,老师对我说:所教的学生里,我最记得是你了。几天前遇到了一个学弟,他刚看望过周老师,对我说老师念叨你了。

    到四年级,我们的班主任换成了刚毕业分配来的谭老师。她充满活力,教学热忱。在她的循循教导下,我的成绩逐渐在年级排名中稳定在前列。有一次在课间游戏中,我被同学扔来的扫帚打破头,血流满面。谭老师带我去了医院,并去我母亲单位通知了她。母亲至今对她冷静而周到的处理印象深刻。

    黄老师是我的小学六年级数学老师。其时他年方二十,师范毕业才两年。教学上自有一套,深得好评,年纪甚轻即肩挑毕业班重担。他对待学生严厉。记得有一次我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觉得这是因骄傲所致,将我批评一番。还记得他对我说:清醒一下,这次是 79 分,不是 97 分!黄老师古道热肠,曾有几年义务为学校里那些移居其他城区的老教师送递退休工资,每月驾着自家摩托车上路奔波,为老教师带去温情暖意。

    日子如流水,平平淡淡地走过了小学和初中。中考那一年,报考了广州名校六中。放榜日发现体育居然是零分(那时候报考重点中学是将体育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在家里急得不得了,不知如何是好。恰逢黄老师路过,得知此事,马上开摩托车带着我到市招生办去查补分数。那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广州夏季天气变幻莫测,雷雨说来就来。顺利查补了分数后,在回去路上遭遇暴雨,淋得像落汤鸡,狼狈不堪。我们好不容易在路旁找到一遮雨之处,静待雨歇。望着外面的滂沱大雨,衣服滴着水,胸口捂紧改正过的中考成绩单,心里释然而放怀。

    那是一九九二年夏天。


    成绩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tu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