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发小,当年我们一起上学,每当期末考试结束拿到成绩,回家后家长会说:“你看那小K考了多少,你咋才考这么一点!”。后来高考,其实他就只比我好那么一点,上的三本。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我的发小小K,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虽然我比他早一年工作,但是他现在已经是我们这边某个基层行政单位的第一负责人,而我,则经历过下岗,再就业。
我和小K两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思维方式,用心理学的定义来说,就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一书里对这两种思维模式做了详细介绍。
固定型思维模式会禁锢你的思想,冻结你的动力,让你失去学习的勇气。
我一直是一个内向、自卑的人,做事不喜欢主动。以前我没有发觉我的问题所在,一直以为我的性格就是这样,遇到《终身成长》这本书,我才知道,我长期以来都是自己把自己禁锢了起来,陷入了固定思维模式之中,并且长期沉迷于此。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我放弃了学习。
上小学的时候,我最害怕的学科是数学。产生的原因,是有一次我没有做数学家庭作业,中午放学就被老师留下来补,他自己倒是去吃中午饭去了。然后满嘴蒜味、打着饱嗝的回来,检查我们的作业。
第二年的时候,换了一个数学老师,是一个执着于教学的老学究,最爱做的事,每周有一天最后一节是他的课,然后全班都要被留下来集体做作业、背数学题,如果不按照他的要求来,就会被教鞭抽,我的发小就领教过。当然,我们上小学那些年,还没有“体罚”这个说法。
这两位老师,都对我讲过一句话:“你怎么这么蠢,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然后,家长接到老师反映的情况和看到期末考试成绩后,也会用这句话教育我。当年幼小的我,心里面会随时和自己对话:“我TM就一蠢猪,不是读书的料”。
当时年纪小,安全不知道这种想法会禁锢我的前半生。
反观我那发小,他上学的时候也不是成绩拔尖的人才,家里面对他的教育也并没有比我的高明。起点都一样,但后来就是比我混得好。今天我知道了,他可能就是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吧。
成长型思维模式,更关注于学习知识本身,而不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是努力地去向别人证明自己很聪明。
如果你能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所有遭到的批评都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即使你不会变成爱因斯坦,但也能取得你无法预知的成就。而这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在《终身成长》一书里,作者还强调: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有句话,叫“道理我们都懂,但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我们总是在固定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两者之间徘徊。
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成长。
学习和成长本来就是逆人性的,但我们都太过于浮躁,急于速成。日本经营之圣稻胜和夫有一个基本的观点:热爱工作。他说“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工作的意义正在于此。”
让自己静下心来,结硬寨,打呆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