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夏2017
坊间有句话“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字面意思显而易见,引申出来的意思也一直被引用,做了错事收到了惩罚,做了错误的决定,得到了不该有的结果等等。
试想,在没有河堤的河边,湿鞋底、湿鞋是自然而然的事,可是对于现在的绝大部分的河堤来说,湿鞋并不容易。
话分两头,这句话能够流传这么久,而且能被广大的人们所认同,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和理由。
就像笑来老师说的,其实我们日常能够做到的就是,利用我们知道的事情和道理,思考这个事情和道理的适用性和范围,在范围内做正确的事情,做出正确的选择。
【1】
之所以有很多人觉得这句话有道理。
是因为
日常这样做事已经习以为常。
习以为常的事自然觉得有道理,有道理自然就不会去多想,很久以后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错误的做一件事而不自知。就像跑步一样,这是现如今多数人认为最简单、安全、易行的锻炼方式,可当锻炼的时间不断投入,一段时间后却发现膝盖酸痛,脚底发麻等等问题。网上一搜才发现原来跑步也不能乱跑,跑多了会引起脚底膜炎和膝盖酸痛,进而造成后期无法运动。而这也就是人们经常以为的习以为常造就的。
习以为常不一定正确,而且别人以为的习以为常更不一定正确,需要详加琢磨。
错误发生后理所当然的借口。
我们习惯于给每一件发生的事情找借口,无论大小,只要觉得合理,能够解释就行。就像抱怨一样,对于每件不该发生的事情总能够用自己的方法找到适合、舒服的解释。比如打球被对方灯亮绝杀了,很多人会抱怨防守者没有防住,也会有人抱怨进攻者没有拿住球失误了;开车刮蹭了,不怪自己的车停的位置过于靠近对方的车,反怪对方脑后不长眼睛;孩子摔倒了,不怪自己没有看住,反怪老婆不知道在忙啥等等。美其名曰:“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2】
而,我们需要解决如此之多的错误问题及方法,我们需要不断的克服。
具体到细节的模仿。观察别人做,然后自己再去模仿着做。
观察并不意味观察个大概,主要还是一些重点的细节,找到拆卸东西时的一个小螺帽,一个拆卸环节等等。
更加仔细地面对问题。在日常习以为常的习惯、事情中找到细微的问题。
更加用一颗关注的心注重生活中的琐碎的习惯,包括做事的心思、先后及细节中的体验,尤其是应该着重自己习以为常的习惯,包括衣食住行、兴趣爱好等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用刻意练习去训练想要实现的技能和习惯,获取成长而非原地打援。
不抱怨,不找借口。
这个世界上,如果有比自杀更严重、贻害更深的罪行的话,那一定是抱怨。它是一种慢性的、杀人不见血的毒药,抱怨本就是没有罪,多了就不思进取,不为困难找办法,只为艰难寻借口。
事实上,它就是一个人无奈和无能的表现,聪明的人是拿起事情做,愚蠢的人只会为他人好看和称嘴上之德而喋喋不休。
试问,在这个时候,你是选择做不抱怨的人还是抱怨的人呢?
反思。
反思让世界变美好,也许在事中你并没有体验到它的好处,但是事后再回想,想到也许当时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会惊出一身冷汗。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天有很多事情要做,睡前仔细一回想,有一些不值得做,有一些做错了,有一些做的挺好的,在以后做事的时候,对于做错的,就会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不值得做的,不再心存妄念;对于做得好,坚持继续发扬下去。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