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过这,向西,还到过更远的地方。
伊利州的四月,绿色浅浅的在地上,在树上张弛,山里的桃花,杏花映衬着阳光绽放。远处的山披着冬季的雪衣。伊宁市里也有稀稀疏疏的几处花开,像江南又不是江南。与万亩杏花林相比那是滴水与海洋的关系。出门,招手搭上一个年过五十的维族老汉司机的出租车,为了便于迅速沟通,上车后,就讲伊宁的景色如何如何,这一招果然见效,老汉用地方话向我娓娓道来:过去的伊利地下泉水冒着呢,伊利河的水清清的,苹果又大又红好吃的很,放到来年的四月份房子香香的,马奶子葡萄甜甜的……现在不行了,都变了,房子多了,污染大了……
我和老汉寒暄了几个话题,车便停在了福州路885号~林则徐纪念馆。这不是我第一次来这里。每次朋友来伊利玩,我都主动带他们来看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名人~林则徐。
这次我是专程而来,为了我的杂文《中国人你怎么了》而来。来时便背着厚重的历史,背着鸦片战争的屈辱,来祭拜一位被西放的故人。因为有备而来,心情略显沉重。我便在门外小驻,远远的拍了几个照片,随后脚步轻轻踏在了历史留下的脚印之上,踏在了林则徐留下的脚印之上……我仿佛又回到了虎门的销烟中,回到了抵御外寇的炮台旁,回到了他被西放的马背之上……
工作人员问我,要导游吗?我赶忙说:不用,不用。因为我熟悉这里。
我在雕塑前站立,目视着他那民族大义的身躯,石塑的斗笠坚挺如他的一生品格,高昂的头颅,倔强的胡须是一生的执着。他在伊利顿足,去南疆施政,在吐鲁番修坎儿井……天山南北留下他的足迹,“林公渠”,“林公井”,屯兵耕田,让疆人受益。雕塑一旁的两个火炮已经没有虎门销烟的威严,炮口向外是抵御外来侵略的含义。这就是国人~顾此失彼,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陋习文化。抵御了外来的侵略,丢失了内部的堡垒。炮台有无,这里都是虎门销烟的延续,是历史的记忆。只要有一个塑雕像是你,就能见到虎门销烟的烟火,你就是炮台,你就是历史,你就是那道中国人自已为傲的长城。
可是,庭院太小,围着你续写明日的是三十二棵青松,两棵古树,四棵我叫不上名的与青松树龄相仿的树木和一池的莲。那些莲或许是你的清净,你的人生,你的脚步,在水里沉淀着历史的尘埃。日复日,年复年,此处有你才有历史,有你才有你的脚步锵锵。前几次来,此处还要买票,如今不用买票,这不影响你的冷清,因为你的脚步路人已不在细听,你的名字今天的人们已不太在意,就像你的雕塑被铁门围着,被内墙圈着,把你人为的隔离,是远离你也是遗弃你,你的脚步在这里有点孤单……孤单的让你一年走了九座边城,行走三万余里,遍及天山南北。
我有点惋惜,有些心痛,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我眼前的烟民已不是长辫子的烟民,也不是两广一带,也不是京津会馆,烟民在那个像鸡一样的地图中蔓延着……他们是公子哥,摩登小姐,三教九流的人们,他们不知你的脚步从虎门开始,他们不知不平等条约从你之后开始,看来你销烟的日期应该延长,从1839年6月3日开始烧过6月25日至今,你销烟的地点应该多设几处。此时,我又想起了那两个不起眼的火炮,何时调整炮口,抵制国内烟民的蔓延……不要让6月26日的戒毒日年年复年年的只来一次。
在我离开时,我问工作人员:有纪念册吗?“没有”。我的心被那句平淡的语音,打的冷冷的,我想说点什么,又不知该说些什么。我只有说《中国人你怎么了》?我用力的跺了跺脚,想让自己的脚步声音加重,而我只是微微一个人跺脚的发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