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了解思维模型,越觉得自己需要好好的了解它。
世界教科文组织,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就发表文章说,人类的学习方法还处于很低的水平。
对比自己,学习方法一直是死记硬背的方式。从小学到大学,然后是工作,对于学习的第一反应就是背诵。
将学习的内容,完全背诵下来,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认为的学习方式,甚至一生都是这样认为的。
但实际上,小学的时候,确实是这样,谁背的快就能考到一个好的成绩。到初中还可以这样,通过死记硬背,将书中内容牢牢记住,就可以有不错的成绩。
但到了高中,这种方式就已经不适用了。很多小学、初中成绩不错的人,到了高中成绩大踏步的下滑,原因就在这里。
因为高中内容量很大,并且理科内容,不仅仅是背诵就可以的。在考试时,核心不会改变,但题型会变得很大,如果没有很好理解,即使是知道公式,也不知道该怎么用。
到了大学之后,就不仅仅是学习的事情了。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大学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现在从事的行业,没有太多的关系,觉得自己的大学白上了。
其实大学不是为了学习知识量去的,从小学到高中,学习的内容,已经够人一生用的了。
大学学的是,如何在短时间里,迅速而掌握一个科目的内容,并可以简单运用。
大学四年会学习很多门课,甚至有些今后都不会用到,但为什么还要去了解,就是用这一门门的课,去锻炼自己快速掌握,一个领域核心内容的能力。
快速掌握核心内容,就是今后工作期间,必须有的一个能力。
如何去学习掌握这个能力呢?
就是去学习思维模型。
每个学科,都会有自己领域的基础思维模型,这些就是这个学科的基石。这些基石,在这个领域是有用的,同样在别的领域,也会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经济学的供需关系,在营销领域,就起着指导作用。甚至在人际关系方面,也可以教你怎么去认识更多的人。
更别说一些基础的思维模型,例如二八定律,在哪里都有它的身影。
一个公司2成的人,赚公司8成的收入。人类约2成的人,拥有近8成的财富。一个人2成的关键努力,决定其8成的收入情况......
不断地了解思维模型,就会不断地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如何去运行的。然后去预测事情的发展,预测与现实,重合度越来越高,对世界的认知层级就越高。
预测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更好的结果,就是我学习思维模型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