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6点钟。思考孩子该制定暑期计划了。把电子表格做好,把最基本的信息填进去,剩下的大部分填充任务,交给孩子去做了。
去食堂吃完早饭,回到家,接受了一个家长专科报志愿的咨询。
上午,写了3个比较繁琐的文字材料,反复修改。并将它们录入系统。
中午,来不及做饭,带孩子去食堂吃点。
回家后,发现早晨布置的填充计划任务,孩子并没有完成,于是,继续引导孩子做计划,说了计划的重要性,但是,孩子还是拒绝思考这个问题。
陪孩子看了一段他喜欢的车视频,他很过瘾,一点开始午睡。我听喜马拉雅上面的晓松说,听累了,睡了一会儿。
下午,领导安排制作一个PPT。要的比较急。一个下午,就要出来。快速做。终于,赶到6点之前完成,交上了。
中间,还零零星星收了本月的党费。
下午下班后,赶紧去超市买菜,抓紧时间,回家做饭,总不能一天到晚吃食堂吧?
因为晚上7:30孩子要训练体能。
吃完饭,抓个空儿,把孩子叫到身边,要求他先把明天一天的计划先做出来,他很痛快,不一会儿,就做好了计划,而且,假期的作息时间也很快就确定了,3分钟搞定,完美!
看来,孩子不愿意做计划,是担心太麻烦。确实是,制定一个漫长暑假的计划,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以后就这样吧,晚上,检查当天计划完成情况,然后,让孩子做出第二天计划。滚动发展,小步前进。
晚上7点10分,陪伴儿子去操场训练体能。7:30-9:30,经过两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他的T恤都湿透了。儿子还挺能坚持的,规范做动作,一点都不喊累,也不偷懒。真为他骄傲!
我走了7圈,跑了2圈。本计划跑5圈,昨天就是跑了5圈,可是,第3圈时,我妈来电话了,就跟妈妈微信聊天了。
今天一整天,最耗费精力的事儿、最核心的事儿是在处理微信上一个比较棘手的心理案例。
一位家长微我说,孩子有心理问题,正在各种纠结中,要问问我的意见。
看完她介绍的大概情况,我就知道,我无法给出专业意见。于是,第一时间就如实答复家长,我不具备这个能力,我没有经验,这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但是,如果家长同意,我愿意把案例放在3个群里供专业咨询师们讨论,我会把咨询师们的意见转述给家长。
从早晨到下午,从下午到晚上,一直都在各个微信群里观察回复的动态。
于是,边工作,边留心讨论进展,边代表咨询师向家长提问,边把家长的回答发给咨询师。
也有一些咨询师私聊我,自报奋勇,能接这个案子,但是,因为不认识,我也不敢贸然引荐。
同事说,你咋这么忙,还一会儿看电脑,一会儿看手机呀?不费眼呀?咋不费呢,我知道,家长很焦虑,我则很关心案例怎么破,顾不上许多了。
一直到晚上十一点,群里仍在讨论。家长那边,我汇总了6条意见发给了她,供他们参考。
最后,我头疼,牙疼,眼疼,也就不难想象了。
有2个二本学生的志愿咨询和1个高二学生的霍兰德测试解读,实在是投不出时间和精力来,只好作罢。
这就是我的日常。一天,很忙。很累。很烧脑。然而,反思一下,这些事儿,哪一件可以不做呢?凡是做了的,我都认为是我必须要做的,而且,要做好的。
好了,睡了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