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这件事,不是说说而已  |  3月书单

读书这件事,不是说说而已  |  3月书单

作者: 不着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4-01 07:18 被阅读46次

    《给阅读一点时间》吴靖 2017.2.26-2.27

    途径:购纸质书

    因为一个关于“速食化阅读”的打比方,我与它相遇在回校前最后一次去实体书店,不起眼的位置,数量不多豆瓣评论与表现平平的网络评价,然后我选择了这样一本书。正是优先选择了阅读它,才使得我的阅读计划在整个三月中顺利进展。

    贪多嚼不烂,《给阅读一点时间》不仅在观念上给予引导,也更在方法上提供指示,如同从海绵中挤水一样寻求时间去完成待办事项是可以的,但放在读书这件事上却是万万不能的,阅读是需要沉浸其中,是私人的、孤独的行为,是与作者达成沟通、反馈,是不仅阅读它,还要为它构建出一种意义的。

    我意识到我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书柜,拥有的和想要的,选择的,需求的,最终都以我办了一张500元的书店储值卡为继续伴我前行的依托。能够花钱去喝一杯30元的饮品,又有何不可拿30元来买一本书呢?

    《牛奶可乐经济学》2017.2.27-3.4

    途径:购纸质书

    如果说通过这本书我得到了什么,大概是很多看似常见却又包涵经济学原理的小故事,而在理解这些小故事后,大概可以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比如。 任何打折安排的目标,都是向那些不会以标价购买产品的潜在顾客提供一个价格突破口,同时尽量少让其他买家利用折扣。比如成本与效益相互消长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结果,我们能在日常生活经验里发现许多相关的结构和模式。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英]詹姆斯·沃德2017.3.5-3.9

    途径:购纸质书

    一直以来都对文具有着深深地爱恋,那么读这本书我又得到了什么呢,如詹姆斯·沃德所说“文具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史”,而面对现今用电子设备代替传统书写方式他亦有着明确的态度,“文具产生于文明之初,不会在互联网之类勇敢的暴发户面前不战而败。”

    是的,文具总是会有神奇魔力,借助文具,你会焕然一新,整理用的索引贴与标记用的记号笔,会帮你重新定义记笔记与学习的方式,新的笔记本与顺手的钢笔会激发你书写的欲望,引起继续练字的想法,即使这样的效果只闪现于购置文具的新鲜感里。

    我仍迷恋于用笔尖与纸张触碰的瞬间,文具有用,没有什么比用笔在纸上写信更情深义重,文具最终会被保留。

    《断舍离》[日]山下英子 2017.3.10

    途径:购纸质书

    “断舍离”的目的,并不在于“整理房间”,其实是要让自己置身在感觉舒适的环境里。山下英子有这样的魔力,她将瑜伽中关于“放下心中执念的教导”的“断行”、“舍行”、“离行”思想引入对房间、乃至对生活的整理。

    她只是平静缓和的为你提供一种思想观念的指引,即: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这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抉择”这件事原本就很难,我们在面对“断舍离”的时候需要“选择→淘汰→挑出”三个步骤才能完成对一件事物的判定。

    我们还在被物品而主宰着,为了留下物品而使用物品,为了无用之物寻求位置收纳,所以当你想要“断舍离”不如从判别你身边那些“可以用却用不到”的物品开始。如果我们能够多对物品投入一点爱,就可以更好的解决之前“可以用却用不到”的问题。大多数物品从挑选时就尽心尽力,到了手中更会加倍珍惜不会在手中被破坏,而其寿命延迟,也就能够被充分的利用。

    对人对物都需要“断舍离”山下英子所提供的思路引导难以在这短短千字内说尽,希望你也能去阅读这本书,去发现“断舍离”给予我们的神奇力量。

    《学会提问》[美] 尼尔·布朗 2017.3.13-3.19

    途径:图书馆借阅

    这是一本极为枯燥的理论化的书,在我看来,这样的一本书努力读完,如果能有激发一星半点的思索,且对思维方式有些许的有现实意义的指引,就算得上有效果的阅读。

    我们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每一部影视作品电视节目都是他人兜售的观点——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你可能会在冥冥中觉得有些许偏差,可一时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面对提问,想要搜集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但却过于投入感情只把声高当有理,一旦遇到对立观点就认为别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

    遇到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将它直接枪毙掉比仔细思考然后做出回答要容易得多,但也在无形中关闭了通往批判性思维大门。不草率、不盲从,对问题深思熟虑,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

    《菊与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2017.3.19-3.23

    途径:购纸质书

    “但《菊与刀》是一部人类学著作,而非纪实文学。”(译者 何晴)

    条件的限制,本尼迪克特是为了战争的需求来帮助美国政府预测日本人的行动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政策的。也正是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本尼迪克特既没有学习日语,也没有深入当地,而是通过访谈、传记、小说、电影、广播等二手信息来分析判断的。虽然从较广泛的层面上来讲,比如人类史,这是第一本描写日本文化的书,更重要的是由一位美国人通过对比美国与日本的文化差异而撰写的书。

    虽然本尼迪克特本身是遵循着文化相对主义,也身为女性主义者和反种族主义者,也不断的比较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但仍然无可避免描述中的“以偏概全”。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南美]达蒙·加尔格特 2017.3.21-3.22

    途径:购纸质书

    达蒙,一个忧郁的旅行者。行走在希腊途中,他被名叫莱纳的德国人迷住了:这个人外形俊朗但生性冷酷,达蒙却试图邀请他一同前往莱索拖徒步。在非洲,他邂逅了温柔腼腆的瑞士青年杰罗姆,萌生了一段微妙朦胧的同性恋情。后来,他陪伴有严重自杀清香的抑郁症患者安娜到印度散心,尽力保护她不被死神带走……在不断地追寻与失落中,达蒙日益成熟,洞悉了人性与自我。

    三段旅行没有给他太多美好的回忆,却帮助他在逃离的常态下寻求到了将要活下去的意义,人生的经历都是虚妄的,就如学过的知识一样,只有全部忘记后才能真正的掌握其中蕴含的道理。他回望已然逝去的过去,不同的故事在与现实的生活相互渗透。请关注当下吧,荒芜墓地的与零碎的骨灰似乎在这样说着,达蒙也意识到了自己将行的道路。他从来都在旅行,从前、当下、未来,也许真正意义的旅行早就完结了,但他没想要因此停下脚步,你倒下了,我还要继续走。

    《可爱的哲学》[日]佐藤雅彦 2017.3.19-3.24

    途径:购纸质书

    大概是一本“千万不要相信书腰上的推荐文字”系列。作为睡前读物倒是合适,非常可爱和有趣的一本图文小灵感集子,每一个简单的漫画小故事,都留有很多思考的空间,作者以小见大地点出背后的“哲学”。

    《呐喊》鲁迅2017.3.25

    途径:图书馆借阅

    我久久不能从中缓过来,若不是现当代文学史的课程要求,大概是绝对不会去触碰这样让人打寒颤,甚至要喘不上气的小说的。

    看《狂人日记》中大概是得了“被迫害妄想症”的某君昆仲尚且是可以理解的,慌乱的社会状况与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谁人能从“怀疑他人不怀好意”中逃脱呢,妄想症是精神疾病中易发的病症,何况是要在“众人皆愚”的时代里呢,“独醒”的人怎会不对他人怀有疑惑呢。

    但《阿Q正传》就久久让我明白不了,是有原型吧,人又怎能愚昧到这种地步呢?是虚构吧,何必以荒诞的故事阐发道理?阿Q你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奇怪的让人抓狂的形象呢?张扬狂妄的灵魂挤在扭曲瘦削的躯壳里,越是不明事理越是以为唯有自我持有真理,越是卑微懦弱越是欺压暂时使他站上风的人群。但凡是稍有一点点自知之明都不至于此罢。可你偏不,连名分都没有的你哪来的虚弱的傲骨,至死还差点喊出毫无意义的“二十年后……”。

    我只相信乐观主义,绝不信服精神胜利法。

    《愿人生从容》贾平凹2017.3.26-3.29

    途径:购纸质书

    一部随笔散文的合集,295页有质感的充实内容三天的时间才全部读完。真正的从容,不是躲避纷争与喧嚣,而是平静地面对困惑与烦恼。人生的旅途,苦与乐总是相随,禁得住多少曲折,才配得上多少幸福。他笔触诚挚朴素,写他所见、所感的人和事,似乎都是平铺直叙却也让我抄了a5的本子整整8页的摘抄,他将他人生的片段描摹出来,从生到死,从容不是随波逐流,是岁月绵长,时光难再也要静心面对这个世界,是当下就是永恒,人生自在旅行。

    《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乔一 2017.3.27-3.28

    途径:微信读书app

    “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有些人充满戾气和恶意,是因为他们从未被人温柔相待过。我相信自己能始终温柔,因为年少时遇到了善良的人。”

    “人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爱让我们褪去身上青涩的棱角,穿越汹涌的人潮,用最温柔最炽热的爱拥抱彼此,我知道这个世界什么都善变,可是说真的,眼前这个人,他让我相信永远。”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2017.3.28-3.29

    途径:朋友借阅

    这是最虚构的现实主义,是最真实的虚构小说。如果世上真存在叫欧维的男人,我定会爱上这样一个有点木讷但心地善良柔软,做事循规蹈矩,看世界非黑即白的男人。

    “她是色彩,他的全部色彩。”

    “他从来不参与也从来不逃离,只是简单的存在着。”

    “要是有人问起,他会说,在她之前,他没有生活。之后也没有。”

    “‘现在你得加倍爱我’她要求到。于是欧维对她撒了谎,说他会的。尽管他心里很清楚,他已经不能比现在更爱她了。”

    《云雀叫了一整天》木心2017.3.29-3.31

    途径:微信读书

    第一次知道木心,是那首“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的从前慢。

    这本书分两辑,甲辑是一篇篇小诗,美好、清新,亦有记录与调侃。而乙辑则是俳句,一气呵成连成一篇,每一句都值得深思琢磨,像不经意的胡言乱语,又更像一语中的的哲理,木心,真可爱。

    《图解大脑使用手册思维导图》吴正豪2017.3.27-3.31

    途径:图书馆借阅

    个人感觉是一本相当过时的拼凑品,内容叙述也没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每章的内容也没有清晰的呈现在其后的思维导图上,但并不是否认思维导图本身的实用性,只是不该随意去借阅这样一本看似题目很唬人的书。

    事实上图形与图像刺激是重要的,将内容以导图的形式整理对于内容条理的梳理与结构的把握都有帮助,同时也可以帮助发散思维并强化记忆。

    《三大思考工具轻松解决各种问题》[日]岸良裕司、岸良真由子 2017.3.30-3.31

    途径:购纸质书

    这是日本企业家与插画家在读完以色列高德拉特博士的《目标》之后,结合自己的其他作品(《问题不能拆开来看!》《“绝对要成功”的想法让走向失败》等)拆写一本书,是一本用语极为通俗,甚至可以说是“低幼”的读物(书中列举的例子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理解他的方法后画出“分支图”与“疑云图”)。

    事实上我是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它包含迷你绘本,大量的逻辑分析图示,简易手绘实例,是不分年龄阶层都可以清晰理解的“管理类”书籍。

    跟奇妙的是这本书是作者岸良裕司对以色列高德拉特教授的TOC(制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后写出的总结,并且作者的太太岸良真由子显然也学习并将这一理论投入了实践,这才能画出书中那样浅显易懂的插画本。所以《三大思考工具》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更让我们意识到应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教导是最大的学习”。

    2017年3月我读了十五本书,4月也要继续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这件事,不是说说而已  |  3月书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fp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