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弋舟老师
弋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怎样使用小说的语言。
大家在平时的写作中可能也会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
平时的语言平淡、呆板。怎么写出有美有质感的语言?对白总是很生硬,怎样才能让对话更自然?怎样找到自己的语言风格?
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语言。
弋舟老师说,语言是小说世界的重要建筑材料,从某种程度上讲,写小说就是写语言。那么,接下来弋舟老师将用四节课的时间,讲关于小说语言的相关问题。
小说语言自有其特殊的逻辑,这里面,除了语义学的所指,更多的还在于小说语言有着自己特殊的审美逻辑。
比如鲁迅先生《秋夜》中那句著名的开头。
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对于这个开头儿的分析,已经是汗牛充栋,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桥段,大约已经能够让中学生写作文儿时,用来对抗自己的语文老师了。
没错,在古板而教条的教学实践中,这两棵枣树的表达方法几乎是可以被算作是病句了。
语文老师有没有错呢?当然,鲁迅先生更不会有错。那么,这两者的分歧何在?
弋舟老师认为,语文教育更多的是在帮助大家建立起规范用语的习惯。
训练我们在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使用语言有效的交流。
在这个意义上,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便是语言的冗余。
日常交流这么说,也会显得古怪而滑稽。但文学语言之下的小说儿语言如此去表达,却能使得文章有了质感,顿生华彩。
我们学习使用小说儿语言的基础,在弋舟老师看来正是要理解小说儿语言的本质在于,反对陈词滥调。
当然呢,将日常的语言归为陈词滥调,也许有些夸张和过分。但是只有提高到这样的一个高度,才能让大家在尝试着写小说儿时对非小说儿的语言有一个自觉的警惕。
但是呢,弋舟老师认为文学修养,乃至我们的生命经验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那般简单。
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微妙的辩证。当我们反对陈词滥调的时候,又要高度警惕那种华而不实的矫情。
同样是枣树,如果三株枣树,鲁迅先生都这么去写,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
那只能像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抑郁了。
这里边儿就有一个度的问题,那么有度的反对陈词滥调,就是对这个原则的进一步理解。
这几课,老师讲警惕陈词滥调,怎样写出具有小说质感的语言?
弋舟老师会讲三个要点
一、以寻常话的语言埋下不寻常的动力。
小时候的语言是寻常与不寻常的辩证,同时也是具象与抽象的辩证。反对陈词滥调,是以娴熟的把握陈词滥调开始的。
这方面,汪曾祺先生堪称楷模。
弋舟老师也举个例子,那就是汪曾祺先生的名篇《受戒》。
这个小说儿写的是什么呢?简单说自由恋爱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爱上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伙子。就是这么一点事儿,任何一个具备了小学语文水平的读者都可以读明白。
但是他很著名,是汪曾祺先生标志性的作品,简单明了,平白如画,十分好读。可是弋舟老师要提醒大家一下,千万不要小瞧了,平白如画这四个字,这要看这个平白如画是谁写的?
就好比“”床前明月光”也很平白如画,但是。这个句子的背面站着李白。
小说《受戒》的开头汪曾祺先生这样写道: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作庄,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这里两三家,那里两三家。一出门,远远可以看到,走起来得走一会儿,因为没有大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田埂。庵,是因为有一个庵。庵叫菩提庵,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连庵里的和尚也这样叫。“宝刹何处?”——“荸荠庵。”庵本来是住尼姑的。“和尚庙”“尼姑庵”嘛。可是荸荠庵住的是和尚。也许因为荸荠庵不大,大者为庙,小者为庵。
大家看这段儿文字,通篇不见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样的奇绝之句。寻常如大白话,但是信息呢,却密不透风,言外全是见识与修养。
怎么说呢?起头两句,分为两段。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13岁来的。
4+13于是17岁就是明海的年纪了。这样的交代方法就是小说式的。
大作家就是这样,即使一个简单的陈述句,都要尽量写出与日常表达所不同的味道。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两种语言。
第一种是日常的语言。怎么说呢?说明海今年17岁了,他13岁出家来了已经四年了。
第二种呢,是小说语言。会这么说: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13岁来的。
大家对比一下,哪一种更高级?弋舟老师觉得小说的语言更高级。
接下来,看第三段。
汪先生就全然是一位博物学家的风度了,他给弋舟老师们不露声色的上了一堂民俗的文化课。
叫做庄,可是人家住的很分散。这一句是要告诉你,庄原本是需要聚聚的。
庵叫菩提庵,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
实则是告诉你。当地方言的发音是一种什么样的腔调?
至于庵,更是让大家长了见识。和尚庙,尼古庵,递进探究,则是大者为庙,小者为庵。
这一段儿的书写,首先是小说环境写本身的需要。但汪曾祺先生调动起来的却是自己的文化阅历,这份儿阅历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
但汪曾祺先生毫无卖弄之情,他写的平时婉转却又一波三折。
就是这样,他把现代汉语写作,朴实平易的这一脉延伸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错,汪曾祺先生的确更具中国风度,但弋舟老师还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这样的一位大师。
他的师承又是非常非常复杂的,在他的外国文学阅读中,特别突出着契科夫、阿索林、海明威、波特莱尔、布鲁斯特等等,后来呢,还有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作家的作品。
这至少告诉大家,一个小说儿家的语言养成有赖于非常之多的造化。
靠着几堂写作课速成,实在算得上是一个妄念。
可是有机会与优秀的小说家对话,依然是有益的,他们会在不经意之间触动我们敏感的心灵,如果你的确有这一颗敏感的心灵。
感受:
学习后,我对小说语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弋舟老师指出,小说语言反对陈词滥调,强调语言的质感和美感,同时也需要避免华而不实的矫情。
通过学习小说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氛围。
此外,文章也让我认识到了小说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日常语言注重交流和沟通,而小说语言则更加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