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 1000 天演讲打卡第 938天。
网上说人类的创造力和社交能力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现在机械化很普遍,看似机器很聪明,其实也很呆板,算法敏感,有时也很迟钝。机械能精准满足你的所有需求,却难以体察你没有说出口的心事。
说有一家饭店的老板引入炒菜机器人后,打算裁掉年薪最高的主厨。主厨刚从江苏回来,拿出一本结合了苏沪和鲁菜风格的菜谱,问道:“这是我新研发的,你的机器人也能做吗?”老板当场愣住,不仅取消了裁员计划,还提高主厨的待遇。
清华大学教授彭凯平说,创新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天使,也是AI取代不了的天赋。目前机器的主要逻辑,还是点到点的线性思维。正因如此,当一项工作开始变得心应手,正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时候。
无论你多么熟练,在单点极致方面,你都很难是机器的对手。但通过跳出低水平的重复,主动接触行业以外的认知,我们就能产生机器所没有的技能点。
效率拼不过机器,那就创造新的流程;知识储备比不过程序,那就设计新的体系。
在未来,只会复述知识的教师会被取代,但能理解、关心和陪伴孩子的不会;只会开车的司机会被取代,但能成为旅行伴侣,提供情感沟通的不会。
减少对技术和网络的依赖,适当回归线下的沟通、合作与交流,增加自己工作与不同群体的接触面。一个人只有走近对方,做到情绪上的感同身受,才能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反馈。
而这正是未来AI时代最为稀缺的能力。那些智能机器做不到的事情,就是我们未来要努力学习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