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读完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连续读两遍,做些批注,但也只是囫囵吞枣,很多哲学式的语言着实费解,不过存在主义哲学真的很吸引人。雪前打印了他的《艺术哲学》,去年已买《时代的精神状况》,最近开读二书,读完这两书之后,再回头重读《什么是教育》或许会有更多领悟。即便一知半解,但对教育也多了些认识,也深受启发,遗憾的是没有做笔记,是脖子不允许,还是惰性呢?
虽然有很多不理解之处,但也让我知道我的“无知”。这,或许比那些“知识”更有价值。对哲学,还是很渴望。脑袋继续清理。
2,《论语新注新译》里仁篇第四,4.1-4.10,仁、义、道、智,是这十节的关键词,各自意义为何?对儒家来说,“五常”太过重要。做人,当如此。
3,启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1-3章,P73-89,这次应该是第三遍读了,但是《道德经》甚是难解,仍不知所云,只能把握基本意思,哲学思维还未成,根基几无。读时发现,有的说法和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有些相似,或许是我想得太多了。另外读燕赵北羽兄的解读文字,也很有收获。或许我也该逐条批注,写下粗浅理解,写是表达,只看呢,会遮蔽很多的思。期待二月七号古道兄的领读。
共用时126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