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所学:三段论。
三段论源于亚里士多德,他把三元组分为三种格:
S表示小项(小前提),P表示大项(大前提),M表示中项(在下列例子中表示人)。
第一格 : S —— M
M —— P
因此, S —— P
第二格 : M —— S
M —— P
因此, S —— P
第三格 : S —— M
P —— M
因此, S —— P
这些不同类型的三元组在后来被称为三段论的 “论式”(moods)。
举个例子“希腊人”的例子论证:
代入第一格 :
所有希腊人是人;
所有人终有一死;
因此,所有希腊人终有一死;
代入第二格 :
所有人是希腊人;
所有人终有一死;
因此,希所有腊人终有一死;
代入第三格 :
所有希腊人是人;
终有一死的是人;
因此,所有希腊人终有一死;
一个大前提,一个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
三段论有三条法则:
1. 至少有一前提必须是全称的;
2. 至少有一前提必须是肯定的;
3. 如果有一前提是否定的,那么结论必然是否定的;
按照这些法则,会发现第一格有四种(仅有四种)有效的三段论论式:
(1)所有 S 是 M ;
所有 M 是 P ;
因此,所有 S 是 P ;
(2)所有 S 是 M ;
没有 M 是 P ;
因此,没有 S 是 P;
(3)有些 S 是 M ;
所有 M 是 P ;
因此,有些 S 是 P ;
(4)有些 S 是 M ;
所有 M 不是 P ;
因此,有些 M 不是 P ;
亚里士多德提供了确定第二格和第三格论式有效性的法则,能够证明所有第二格和第三格三段论与第一格三段论是等价的。一般来说,这三格里的三段论,可通过亚里士多德称之为 “ 换位 ” 的过程转换为第一格三段论。
一个大前提,一个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这不就是演绎推理么?不对,三段论只是演绎的三种基本形式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