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裸露的皮肤里,比如双手,额头,脸颊,脖子。留下星星点点被蚊虫叮咬的痕迹,格外醒目。
我一边拉近站在跟前的他,一边抚摸起他的脸庞。
轻声的问他:
“弟弟,这是怎么回事呀?
怎么蚊虫这么喜欢咬你啊?看看哥哥姐姐,小弟弟,他们一个被叮咬的痕迹都没有。”
儿子听着我关切,心疼他的话语,眼眶瞬间就红了起来。
这样的画面,会不会让很多人都似曾相识?
一个孩子摔倒了,若没人看见,他会自己爬起来拍拍膝盖,可一旦心疼的人来了,眼泪就会大颗大颗的往下掉。
这就是孩子。
而大人摔倒了,若没人看见就哭会,若有人看见就自己爬起来拍拍膝盖。
儿子缓了缓情绪,竟也哽咽着说“我也不知道啊。”
说完,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对上我的眼睛,接着说“妈妈,我想回家了,你能带我回家吗?”
我微笑着,轻拍起他的肩膀,对他说:
“妈妈,当然可以带你回家,但是你要确定自己的想法,如果这是你想做要做的事,当有人要阻止,左右你的决定时,你要坚定的说‘不’。”
儿子回答着“好”,郑重的向我点了点头。
眼泪还在眼眶里打着转,脸上却扬起一脸灿烂的笑容。
那一刻他是欣喜的,他得到了妈妈的应允,内心定是充满了安定。
韩寒在《一座城池》中说:内心安定才是安全感的来源。
而所谓的安全感,就是让人感到稳定,不害怕,可以信任,依赖的一种感觉。
安全感是一个堡垒,这个堡垒让孩子感到自己可以从固定的地方持续地、稳定地获取物质和情感支持,而免疫长期的压力、焦虑的应激状态,放心的去探索。
成年后即便遭遇挫折,也会有动力和勇气去战胜困难。
孩子的教育,是一项道阻且长的工程,陪伴是教育的基本前提,但教育何止陪伴一条就能解决。
我们常常告诉孩子,要正直、要善良、要独立、要奋进...
但这些抽象的字眼对于孩子来说,哪有那么容易听得明白。
父母要言传身教,孩子才能从一天天的耳濡目染中成长起来。
晚饭的时候,孩子的姑妈及其长辈们,听闻儿子要跟我回去,纷纷出声劝阻。
儿子明显慌张了起来,看向我的眼神里,有胆怯有求助。
看到我向他点了点头,似乎又一次得到我的肯定一样,随即脸上又扬起了笑容,坚定的说“不,我要回去。”
即使长辈们又说了些什么,甚至威逼利诱,他都不为所动。
在他一次一次说“不”的时候,我看到了他身上所闪耀出一种对母亲的信任,一种笃定,自信的光芒。
饭桌上,除了大人之外还有六个孩子,最大的十四岁,最小的四岁。
期间,那个最小的四岁小男孩奶声奶气的最先声援起儿子。
他说“你们就让m泽回家吧,他想回家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安徒生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里那个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以及<小丑哭了>故事里的小孩。
有一次表演,小丑不小心从舞台上摔下来,牙齿被摔掉了很多颗,满脸是血,很疼,表情很扭曲。
全场观众大笑,因为他的表演真的很精彩,很夸张,道具做得非常好。
只有一个小女孩拉拉她妈妈的衣袖说: "妈妈,小丑哭了"
有时候我总是很艳羡,孩子天真烂漫的年纪,有一颗纯真的心和一双不沾风尘的眼。
可我小的时候吧,又极力装得像个大人。
而当已经不再是小孩的时候,又希望自己像个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