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9月1号开学的时候,家长都会带着渴望的目光,期许的话语对你说:“老师,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表面上看来这是家长对咱们教师无限的信任,可背后却隐藏着多少的无助、无奈与无知啊!
家长看重的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教育方法。所以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就能解决。孩子的不听话,不守纪,不专注,不勤奋,到了学校就变得听话了,守纪了,专注了,听话了。一路亮灯的成绩也直线上升了。如果这种梦想那么容易成真,教育也就不神秘而神圣了。几天之后,老师打来各种各样的电话,家长又变得焦头烂额,寝食不安起来。不是教师不负责任,不是教师不热爱教育事业,而是老师也是人,也不是神通广大的神。教师的工作本身就具有不能替代家庭教育的短板。
一、教育的对象
学校教育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育,是公共的普遍性教育。它需要统一进度,统一课程;而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是不一样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教师想做到因材施教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而家庭教育却是个性化教育。家长是最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关注和教育的。
美国著名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家庭教师莎莉文小姐被海伦称为“再塑生命”的人,虽然莎莉文小姐有超出一般人的耐心和爱心,但更多的是这是一对一的教育。这是长期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人不是程序化制造,而是精心呵护与培育的结果。”
二、教育的时间
家庭教育是终身示范性教育,而学校教育只是阶段性教育。每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他们要接触多位教师。即便是这些教师都具有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个人素养,也难保证所有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教师的教育方法是相同的。这样就很难保证连惯性。而家长却是每个孩子的第一人老师和担任教育角色最长久的人。
三、教育的内容
学校教育更多的是传道、授业、解惑。当然更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家庭教育除了承担人格教育之外。更多的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知书达理的行为习惯。教育不仅是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家长、教师、同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产生教育的价值。那么陪伴孩子最长的家长当然教育意义最大。
四、法律的责任
孩子与家长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这个是学校教师无法替代的。
鉴于以上四个理由,家长那么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交给学校,这本身就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诚然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加大,加深。每天争吵不休,家长黔驴技穷,就把教师作为万能的救命稻草,这种方法是极端不可取的。我们主张家校共育,家庭教育为主。“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虽然这句话说得伤人,但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出现问题的孩子,一定是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方向和方法没有找对,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不古人说“性相近,习相远”呢?为什么梁启超先生的九个子女都被培养得那么出色?原因还在于有正确的教育方法。所以家长们不要再把孩子往外推,而是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才是孩子成长最丰沃的土壤,父亲的好品质,母亲的好性格才是给孩子最大的财富,父母的陪伴才是教育的最好方法。
陪伴不仅有时间上的陪,更要有精力上的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培养他良好的品行,养成他良好的习惯,点燃他读书的兴趣,磨炼他坚强的意志。只有在爱的沐浴下长大的孩子,他的内心才是健康的,性格才是阳光的。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才会有底气和力量去面对,去解决。我们才能点燃孩子长久的幸福感。所以不要再说“老师,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而应该说:“我一定要把孩子交给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