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204天,2023.06.02
1、如果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是异性相吸的美好爱情过程。那么“情不知所终,一往而殆”,则是浓浓的情爱不知何时回到了最初的陌生,甚至成了恨。从浓浓爱的10分到渐渐疏远的1分,其影响因素很多,谁对谁错已于事无补。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不知道10分爱经由时间轴线的延伸,这10分还只是只有爱情,还是已渐渐地一分为二、一分为三,甚至更多,如10分包含着爱情、亲情、恩情等,它们的比例随着岁月的流淌不断变化着。那作为其中一员,我们看重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一直坚持的是什么?所有这些对当事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对自己、对他人的影响是什么?这些当事人希望的是什么?不愿意看到的是什么?这场咨询带给我的思考:世界多元各有道理。每个生命故事都值得尊重。
2、这场咨询,结合最近类似的咨询,让我感触颇深是:在一些关系中,我们是要用外在的评价、隐形的标准,以及社会主流价值的观点来要求自己怎么做,还是尊崇内心的声音,身体的反应,自己的理解做选择呢?人之所以痛苦、纠结、挣扎,基本上源于一面要(不得不)按照外界要求必须怎样,一面又违背/放弃内心的真正的需求,所以冲突就呈现了。咨询中咨询师就是一个容器,一个倾听者,一个陪伴者,一个见证者。无需特别的技术,无需更多的表达,需及时觉察,以免卷入而偷走当事人的声音。
3.有些话题注定不是一次就能聊明白、聊出解决方法。有时候来访者聊这个话题,也仅仅是聊一聊~倾听即疗愈,并非一定要解决。所以,作为咨询师,要用心地、认真地聆听,适时地同理、澄清、确认,而非,以自己以为的来访者聊问题就是要解决,然后比来访者还要努力还要急于帮助其解决,结果则不言而喻。有些议题,咨询师能做的就是倾听和陪伴,外加一般化的运用,尤其是来访者也知道所聊话题是不容易解决时,比如考试焦虑、比如为过去做或未做的事懊悔、自责、愧疚等,比如为一些关系而烦恼,等等。有些事尤其是“陈年旧事”,来访者需要一遍一遍地说,每说一次心里“印痕”就会淡一点、轻一点、小一点,思考就会多一点,心里空间就会大一点,慢慢地,来访者的“印痕”消失了,心结释怀了,那么那些事也就不是个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