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美女帅哥并不是错,那是你骨子里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每次看电视的时候,遇到美女帅哥总是要多看几眼。
在办公室里那个帅气高大的男同事总是无形中吸引着其他部门的小姑娘。
上自习的时候总是会选择漂亮学妹多的教室。
招聘大堂经理的时候,貌美身材好的女孩总是能被录取。
等电梯的时候总会默默的期待某个人会出现。
似乎人人都是好色的,无论男女,无论老少。
长得好看是一剂回春的良药。
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会感觉有用不了的力气和激情。
可以煲电话粥到凌晨。
可以逛遍整个城市。
可以拥吻一整天。
01
我那三年级的外甥女,看见王俊凯的节目就再也走不动路。谁要是换台她就跟谁急眼。
以貌取人是在交往中降低认知成本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技能似乎并不是在踏入社会的过程中才习得的。《心理学前沿》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表示,小孩同样谙熟这一点,他们天生就信任自己心目中长得好看的人,只不过审美标准可能跟大人不太一样。
浙江科技大学心理系的几名研究人员找来了上百名8岁、10岁和12岁的小孩,以及一些大学生作为对照组。首先用软件生成200个面无表情的陌生男性脸,并以随机顺序出示,然后请被试判定“值得信任”、“不值得信任”或者“不确定”。为了保证两次评判不会互相影响,研究人员在一个月之后请他们回来,为同样一批面孔的吸引力打分。
不出意外,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人们都认为颜值高的人更值得信任。这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学龄前儿童喜欢找好看的同龄人做玩伴,而且更信赖好看的人提供的信息;下至三岁的幼儿就会通过人脸来推断他们的品质。
02
朋友丽莎是一个上市公司HR,虽时日尚浅,也认真看了几千份简历。简历筛选,作为人才挑选的第一步,决定了候选人的命运,同时也直接决定了他们接下来工作开展的高效顺利与否,作用不言而喻。看简历,无论是在招聘网站上看,还是在候选人发来的word和pdf简历上看,首先进入视线的,就是照片。
她说,有时候一看照片邋里邋遢的,直接就PASS了,根本不愿意浪费时间去看简历内容。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好好包装一下,再拍个妥妥的美照去投简历?
04
据调查:除了微信、QQ意外,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等软件是每一个妹子手机的必备软件。
当ps以及各种美图软件大行其道的时候,人们的审美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偏离了跑道。曾经在我的一位客户的嘴里听到这样的话,她说她的朋友给她发了张几年前她自己的照片,看了吓了她一跳,那分明不是她自己,她说,她几乎删掉了所有能看到的不完美的自己,当看到曾经真实的自己的时候觉得自己好丑。看,所有的p图软件,成了掩耳盗铃的工具。也许,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可悲。
一位相识很久的女孩私信我说她想拍组肖像照,想记录下自己真实的模样,她说,照片是自己的记忆,我觉得美就行,什么年龄,什么阶段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
说的多好!可有这样认识的女孩的到底有多少? 大家对摄影的认知,对美的认知不一样,所要得到的照片则大相径庭。
05
长得好看,也是一件超级武器。
不用怀疑了——长相好看的人在生活中就是比别人过得滋润,感情,事业无不如此,他们甚至借钱都比我们来得容易!所以总的结论就是:好看的人在生活里更加成功。
经济学家丹尼尔·哈默梅什(Daniel Hamermesh)在其新着《相貌的溢价:为何俊美人士更加成功》里详细讨论了这个有趣的话题。他得出的结论是:为了防止相貌歧视,我们迫切需要进行立法保护。
在评价到底一个人是不是“美女”或者“帅哥”的时候,文化背景、种族、年龄这些都不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这意味着,好看的人就是好看,谁看都差不多。
事实上,你可以对相貌评级——1到5级分别是:1,帅得令人发指(strikingly handsome);2,好看(good looking)3,中人之姿(average looks for age and sex);4,大众脸(quite plain)5,只适合在家观赏,丑陋(homely)。
最漂亮的女性比普通人多挣8%,而最性感的男士则能多赚4%。而悲哀的事实是:在相貌排行中垫底的15%女性,其工资比平均工资少4%,男性则要少赚13%。
长相平常的女士选择待在家里而不是工作的几率比美女们要高出5%。“自我选择”使得那些赚钱能力不佳的人选择呆在家里,而相貌不佳的女性留守家中的概率更高。
俊男美女们表示他们对生活更满意——55%的人称“生活很美好”。与之相比,不那么迷人的人们中只有45%说了相同的话。正如上世纪着名女作家多罗茜·帕克说的那样:“没错,美丽只是一层皮相,但是丑陋深入骨髓。”
我年轻时以为长相是最重要的,几十年过去后,发现果真如此。
喂!看手机的那位!
“你说你长得好看也就忍了,还偏偏长成了我喜欢的样子。”
文章来源于超脑内网:www.chaonn.com
公众号:【超脑内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