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生活条件富足,且丰富多彩。但是,这样的生活反而很难让人静下心来集中去精力的做一件事。
当智能手机入侵家庭以后,有时候你会发现,几乎人人都拿着一部手机,大多数人是机不离手,眼不离机。当你进到任何一个房间里,或者随便走到某一处地方,你都能看到很多人在低头玩手机,比如 ,地铁上、公交车上、排队上、饭桌上等等。
大多数人是无时无刻不盯着手机,不断刷朋友圈,通宵追看电视剧集,没日没夜打游戏,刷微博、看抖音快手。有时候盯着盯着,然后放下,放下手机又忍不住又要打开,反反复复,心神不宁。
之前在书店看过一本书叫《欲罢不能》,说这是一种行为上瘾,行为上瘾的生理性原因是:大脑的快感,人一旦追求这种快感,可能会让我们走上错误的道路,如果不加节制,其可怕程度如同毒瘾一样。
说到“上瘾”这个词,我们就会想到吸毒上瘾的人、抽烟上瘾的人,吸毒与抽烟这些是物质上瘾,是与吸,注射或摄入特定物质有关,是极少数人的行为。但是,行为上瘾不一样,它与吸,注射或摄入特定物质是无关的,而是心中的某种欲望变着法以各种各样的钩子在拉着你。
物质成瘾,最起码还有着一个犯罪行为的保护。就像吸毒,我们知道吸毒是犯罪的,人们是不能够去接触的;而且烟草还会有一个禁止向青少年销售的这么一个保护。而行为上瘾呢?没有任何的保护,大人只能靠自己有这个意识去节制,孩子靠有这个意识的家长去节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家长看到自己一两岁的孩子学会操作手机,还会觉得挺得意,但这就是刷屏上瘾的开始,行为上瘾的开始。
有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过早的接触到电子产品;有时候,因各种原因,也会把孩子直接扔给电视机,扔给iPad,扔给手机,扔给屏幕;而且,甚至有些父母把手机当作是一种奖励,把孩子的听话,乖巧作为交换条件,作为奖励,允许孩子玩手机。
让我想到了我邻居姐姐的孩子,邻居姐姐离婚独自一人带孩子,因要去市里上班,则把孩子留在农村的娘家,由母亲一人带孩子。孩子想妈妈,有时候不听话,邻居姐姐的母亲就拿手机给孩子玩,或者让孩子自己看电视。
听过乔布斯的故事,乔布斯是用iPhone和iPad改变了这个世界的人,但是乔布斯从来不让自己的孩子用iPad,他们家出去吃饭,是没有人拿iPad。
所以,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要有这个意识去节制,想办法去改善,行为上瘾这种行为短期内可解决心理需求的行为,长期而言却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那行为上瘾我们该如何去改善呢?
总结了一下:
1.培养好习惯来代替坏习惯
坚持读书,读好书,提高自己,让自己精神世界变强大,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坚持健身,身体永远是革命的本钱,坚持健身让自己的身体更有活力,延迟衰老;坚持写作,可以写自己擅长的东西,写自己的心情,写自己对事对社会的看法,慢慢提升自己的能力,且也更加的深刻认识自己。
2.改变环境
想办法让诱惑尽量少靠近我们,比如说,睡觉的时候,不要将手机放在卧室,改变那个容易让人产生玩手机行为的环境,给自己打造一个没有手机的世界。
万物皆备于我矣,电子产品的功能是为我们所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有节制的去使用它,而不是被手机奴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