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鼓励孩子要讲究方法

鼓励孩子要讲究方法

作者: 小简叨 | 来源:发表于2022-11-26 08:32 被阅读0次

    家长想通过积极的言语或正面的行动来提升孩子的自信,结果不但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让孩子在摇摆不定中选择了退缩

    “他骑自行车、溜冰,明明都快学会了,可就是不敢独立尝试,怎么鼓励都不行!现在都9岁了,还有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就想放弃!”妈妈对晓风的不自信非常不满。

    晓风在学习上也是如此。老师反映他听课专心、作业认真,就是一遇难题就“僵住了”,似乎害怕什么。妈妈不理解:“有什么好怕的?不就是做题嘛!错了就错了。”

    她问儿子害怕什么?为什么会害怕?晓风说不出来。

    为让儿子树立信心,妈妈用名言警句激励他:失败是成功之母,要勇于接受挑战……还买了名人传记送给他,希望他能从中汲取力量,克服胆怯,变得自信起来。

    老师建议妈妈带晓风做一些增强意志、挑战极限的运动。妈妈为晓风选择了攀岩。结果晓风站在岩壁前不断摇头:“我害怕,我不想上去。”教练、妈妈再三保证设施很安全,教练会陪着他,妈妈会在下面看着他,可晓风死活不肯迈出第一步。

    晓风妈妈想通过积极的言语或正面的行动来提升孩子的自信,结果不但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让孩子在摇摆不定中选择了退缩。

    有些鼓励方法家长常用,却没意识到这些方法没什么用或者作用不大

    如今,很多家长意识到了培养孩子自信的重要性,却没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否有效。

    这几种鼓励方法家长常用——

    1.告诉孩子“你很棒”

    这种做法其实没什么效果。

    有家长认为,提升孩子自信的方法就是不断赞扬孩子“你很棒”。对此,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让孩子们玩电脑游戏的实验。开始,孩子们可以先进行非竞赛性的练习,其中部分孩子会收到鼓励短信:“哇,你太棒了!”练习之后,孩子们开始正式比赛。结果发现,收到过鼓励短信的孩子如果在游戏中输了,会比其他孩子感觉更丢人。

    2.让孩子“自己夸自己”

    这种做法也没什么效果。

    很多家长相信,每天对着镜子热烈地夸赞自己,就能大大提升自信。遗憾的是,心理学研究证明“自我鼓励”之所以让人感觉良好,是因为此人本身就不缺自信。

    对低自尊的孩子来说,“自己夸自己”有害无益。有实验表明,即使每天给自己洗脑,不停地告诉自己“我超级棒”,低自尊的孩子不仅不会信以为真,还会感觉更加糟糕。

    3.“成功的体验”能够提升自信

    这种做法有点效果,但是远远不够。

    因为低自尊的孩子会忽视自己的成功经历。哪怕某件事他做得不错,但他仍会认为自己的表现不够好。此外,他还会“鸡蛋里面挑骨头”,认为某某地方让自己弄砸了。

    研究发现,低自尊的孩子,面对成功会比面对失败更加焦虑。因为他认为自己注定失败,结果成功突如其来,反而让他难以接受。

    真正的自信,不是认为“我是出色的”,而是根本不问这个问题,是对自己做的事情完全投入、全情参与

    那么,帮助孩子提升自信的靠谱方法是什么呢?心理学家给出的回答是:远离“自我关注”,把注意力放在要做或正在做的事情上。

    真正的自信,不是认为“我是出色的”,而是根本不问这个问题,是对自己做的事情完全投入、全情参与。就是说,当一个人自信时,不会用上帝视角来评价自己做得好还是不好,而是自由地学习、尝试、体验,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晓风站在岩壁前死活不上去的场景,让妈妈想起晓风幼儿园学游泳的经历。

    晓风4岁时,妈妈给他报了游泳课。晓风穿着救生衣,学会了蛙泳动作。于是,教练解开晓风的救生衣,让他自己试着游一游。谁知,晓风把住泳池边不松手,无论教练怎么鼓励,他都说“我怕”。妈妈看到游泳班的小朋友大都能自己游了,心里很窝火,猛地推了晓风一把:“怕什么怕!这么多人看着你,还能让你淹死!”

    晓风毫无防备地落入水中,惊恐万状,胡乱扑腾,早已忘记了学习的蛙泳动作。虽然在教练的帮助下,他最终学会了游泳,可落水的一幕让他久久难忘,因此对游泳始终热爱不起来,能不去就不去。

    是小时候强迫他入水给他带来了伤害,直到现在都无法克服恐惧吗?晓风妈妈不禁反思起来。她想到自己小时候也胆小,长大后才好些,所以特别不想看到晓风这样。她小时候胆小是因为没人鼓励。可现在自己作为妈妈,一直在鼓励儿子,为什么他还是那么胆怯、不自信呢?

    晓风妈妈想到自己小时候害怕时内心的感受。那时,其实也有人鼓励她别怕,但她依然害怕。对方说“别怕”时,她觉得对方根本不理解她,对方的鼓励其实更像催促,让紧张的她更紧张,让羞愧的她更羞愧。她觉得自己太差劲了,人人都敢,就她不敢!

    一想到儿子可能也正在经历这些,妈妈不由得心疼起了儿子。当晚,当晓风面对难题不想做时,妈妈没有像过去那样给孩子戴高帽,逼着他继续向难题发起进攻,而是表示了理解:“我陪你出去走走吧,换换脑子。”

    她陪晓风下楼散步,看到一个小姑娘在小区里练跳绳。小姑娘的手脚不太协调,跳得磕磕绊绊。晓风觉得好笑,妈妈则表示了宽容:“没什么,只要每天练,慢慢就能找到感觉。”

    在看小姑娘跳绳的时候,妈妈忽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自己害怕时,希望有个人在旁边不是心急火燎地鼓励或者催促,而是平静地接受:这真的挺难的,不过没关系,慢慢练,累了就歇会儿。此外,她还希望那个人告诉她:原来,你在这个地方卡住了。然后耐心地陪她专门练这个卡住的地方。

    妈妈终于体会到晓风的执拗、不肯尝试,其实是内心充满了恐惧、焦虑和自责。这些负面情绪损耗了晓风太多的精力,让他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做该做的事情。这时,如果家长强硬地在背后推孩子一把,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让孩子更加恐惧、更快放弃。所以,不如等一等、缓一缓,让孩子不那么紧张、做好准备时再做。

    妈妈从自身体验终于“看见”了晓风的内心,将心比心,放下了对孩子的评判,不再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再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晓风不那么紧张了,反而胆大起来,开始愿意尝试攀岩活动了。

    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发现,当家长帮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努力做事的过程上而不是结果上时,孩子就不会把失败当作自己“没有价值”的证据,就会渐渐拥有自信。就是说,让孩子获得真正的自信,家长需要:1.帮助孩子专注于“完成任务”而不是“评判自己”;2.为他提供机会,让他在实践中持续体验努力带来的回报。

    为避免“无结果的努力”,事前家长最好帮孩子制订计划。比如,作业是拍摄一段短视频,就让孩子想象一下最后的成品是什么样;再想想拍摄工作可分哪几个步骤;最后想想细节怎么拍。

    不够自信的孩子,动手前会反复质疑自己,制订计划能够将他的注意力从自己转向任务。而一旦养成“一接到任务就马上制订计划”的习惯,孩子的学习效率会快速提高;随着成功的不断积累,孩子的自信也会水涨船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鼓励孩子要讲究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aq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