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面向秋野

面向秋野

作者: 格子盒 | 来源:发表于2020-02-23 21:42 被阅读0次

    【作者简介】

    ​巴乌斯托夫斯基(1892—1968)​

    ​    前苏联著名作家。生于莫斯科,十月革命后在塔斯社工作。1912年开始创作。代表作品有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及小说《金蔷薇》等。

    ​【面向秋野】全文

    ​    今年的秋天自始至终又干燥又暖和。白桦树林老不发黄,青草老不枯萎。只有浅蓝色的薄雾(老百姓管它叫“旱雾”)笼罩着奥卡河广阔的水面和远处的森林。

    旱雾时浓时淡,宛如一块毛玻璃。透过它,可以看到河岸上一排排老爆竹柳朦胧的幻影,看到一片片枯萎的牧场和一垅垅绿油油的冬麦田。

    我驾着一叶小舟顺流而下。蓦地,我听到天上传来一种声音,仿佛有人开始小心翼翼地把水从一个响亮的玻璃器皿注入另一个同样的器皿。这水声时而汩汩,时而丁零,时而潺潺。这些声音充满了河面与天穹之间的整个空间。这是鹤鸣。

    我抬头望去,见一大群鹤排成一列一列,笔直朝南飞去。它们满怀信心、步调整齐地飞向南方——太阳在那边奥卡河的河湾里嬉戏,发出熠熠金光;它们飞向塔夫利达(克里米亚的古名。)——一个名字具伤感的诗句,他是怎样得来的呢?

    巴拉丁斯基这首诗具有一个杰作的典型特点——它长久地,几乎是永久地活在我们心中。我们自己也在丰富它,仿佛跟随诗人把它考虑得更成熟,并把诗人未尽之意发挥出来。

    新的思想、形象和感情不断云集在脑子里。每一行诗都在燃烧,仿佛河对面大片大片的森林一天比一天强烈地显现出火红的秋天景色,仿佛四周繁花似锦、盛况空前的九月景象。

    显然,真正的杰作必须具有这样一个特点:让我们步其作者的后尘,也变成和他平等的作者。

    我在上面说过,我认为莱蒙托夫的《遗言》是一篇杰作。这自然是正确的。但是莱蒙托夫几乎所有的诗都是杰作啊。如《我独自一人走上了广阔的大路》、《最后的新居》、《短剑》、《请你千万不要讥笑我这预言的悲哀》和《幻船》。没有必要一一列举了。

    除了诗歌杰作以外,莱蒙托夫还留给我们一些像《塔曼》这样的散文杰作。它们像诗歌一样洋溢着他那心灵的热情。他悲叹自己把这种热情无望地浪费在孤寂的大荒漠中。

    他是这样认为的,然而时间证明,他丝毫也没有浪费这种热情。这位在战斗和诗歌中都一无所惧的、其貌不扬的、好嘲笑人的军官的每一行诗,世世代代都将为人们所喜爱。我们对他的爱有如一种温柔的报答。

    ​    从休养所那边又传来了熟悉的歌声:

    别给我增添盲目的忧闷,

    别再谈过去的事情,

    啊,关心备至的朋友,

    别惊扰病人的美梦!

    歌声很快沉寂下来,河面上又恢复了寂静。只有一艘喷水式汽艇在河湾后面发出轻微的嗡嗡声,还有几只不安静的公鸡在河对面大声啼叫,每逢天气发生变化——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都同样叫个不停。札博洛茨基(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札博洛茨基(1903—1958),前苏联诗人。)管它们叫做“夜的星占家”。他逝世前不久住在这儿,并且经常来奥卡河过渡。住在河边的人一天到晚在那儿逛来逛去。在那儿可以听到一切新闻和五花八门的故事。

    “简直像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札博洛茨基说。“只要在岸上坐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写一本书。”

    札博洛茨基有一首描写大雷雨的好诗:《闪电痛苦得抖动,驰过世界上空》。这自然也是一篇杰作。这首诗里有一个能够引起强烈创作冲动的句子:“我爱这喜色盈盈的昏暗,短促的夜充满灵感。”札博洛茨基说的是大雷雨之夜,“远方传来了第一阵惊雷——用祖国语言写下的最初的诗篇”。

    很难说是什么原因,札博洛茨基关于充满灵感的短促的夜的诗句使人产生一种创作冲动,召唤人们去创作那种处于不朽界线上的、颤动着生活脉搏的作品。它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跨过这条界线,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它们是这样光华熠熠、自由奔放,能够征服最冷酷的心。

    就其思想之清晰、诗句之奔放和成熟、魅力之巨大而言,札博洛茨基的诗常常可以同莱蒙托夫和丘特切夫(费多尔·伊凡诺维奇·丘特切夫(1803—1873),俄国诗人,擅长描绘大自然和人类的精神感受。)的作品媲美。

    现在,再回过头来谈莱蒙托夫的《遗言》。

    不久前,我读了一部关于蒲宁的回忆录。它谈到蒲宁晚年怎样如饥似渴地注视着苏联作家们的工作。他患了重病,躺在床上,但却老是请求,甚至强烈要求把从莫斯科收到的所有新书给他拿来。

    有一次,别人给他拿来特瓦尔陀夫斯基的长诗《瓦西里·焦尔金》。蒲宁开始读了起来,突然,亲人们听到他的房间里传出了富有感染力的笑声。亲人们感到惊恐不安,因为蒲宁近来很少发笑。亲人们走进他的房间,看见蒲宁坐在床上。他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双手拿着特瓦尔陀夫斯基的那部长诗。

    “多了不起啊!”他说。“多好啊!莱蒙托夫把出色的口语引进了诗歌,而特瓦尔陀夫斯基把完全大众化的士兵语言勇敢地引进了诗歌。”

    蒲宁高兴得笑起来了。当我们遇到某种真正美的事物时,我们常常是这样的。

    我们很多诗人——普希金、涅克拉索夫、布洛克(在《十二个》中)掌握了赋予日常生活语言以诗的特点的秘密,但是在莱蒙托夫笔下,不管是在《波罗金诺》里还是在《遗言》里,这种语言都保持着所有最细微的口语语调。

    ……难道指挥官胆子这样小,

    不敢用我们俄国的刺刀

    戳烂鬼子的军衣和军帽?

    人们通常认为,杰作是不多的。恰恰相反,我们处在杰作的包围之中。我们往往不能一下子发现,它们怎样照亮了我们的生活,世世代代怎样不断放出光芒,使我们产生崇高的志向,给我们打开最伟大的宝库——我们的大地。

    每遇到一部心爱的杰作就是对人类天才的光辉世界的一次突破。它往往令人又惊又喜。

    不久以前,在一个舒适的、略带寒意的早晨,我在卢浮宫参观了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萨莫色雷斯为希腊岛名,在爱琴海北部。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Nike)塑像为举世闻名的大理石雕塑,于1963年在该岛发现,现藏巴黎卢浮宫。)塑像。这尊塑像简直叫人百看不厌,逼着你非看它不可。

    这是一位报告胜利消息的女神。她站在一艘希腊船只的笨重的船头——全身处在逆风、喧嚣的海浪和急剧的运动之中。她的双翼带着伟大胜利的消息。她的身体和随风飘舞的衣服上的每根欢乐的线条都清楚地表明这一点。

    卢浮宫外面,冬天的巴黎在灰白色的雾霭中显得一片昏暗。这是一个奇怪的冬天,街头小贩摊上堆积如山的牡蛎发出一阵阵海水的腥味,还有炒栗子、咖啡、葡萄酒、汽油和鲜花的气味。

    卢浮宫装有暖气设备。从镶在地板上的漂亮铜格栅里吹来阵阵暖风。这种暖风稍微带一点尘土味。如果早一点进卢浮宫,一开门就立即进去,那你就会发现,许多格栅上一动不动地站着许多人,多数是老头子和老太婆。

    这是正在取暖的乞丐。威严、机警的卢浮宫卫士不去干涉他们。卫士们装出一副根本没有看见这些人的样子,尽管他们不可能看不见。例如一个裹着一条破旧的灰色方格毛毯,样子很像堂吉诃德的老乞丐,就在德拉克洛瓦(欧根·德拉克洛瓦(1798—1863),法国画家。)的画前冻僵了。参观的人也似乎啥都没看见。他们只想快点从这些默默无言和一动不动的乞丐身边走过去。

    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是一个小老太婆。她那枯瘦的脸不断地哆嗦着,身上披着一件由于年深日久早已由黑色变成棕黄色的油光闪亮的斗篷。这种斗篷只有我的奶奶披过,但是她所有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姑姑们都很有礼貌地取笑她。即使在那些遥远的岁月里,这种斗篷也并不时髦。

    卢浮宫的这位老太婆抱歉地笑着,时而专心致志地在一个破旧的小提包里翻几下,但是很清楚,除了一条破旧的手帕以外,提包里一无所有。

    老太婆用这条手帕揩着泪盈盈的眼睛。这对眼睛里饱含着羞愧的痛苦,卢浮宫的很多参观者看了大概都会感到寒心。

    老太婆的双腿明显地战栗着,但她不敢离开暖气装置的格栅,生怕别人马上把它占去。

    一位上了年纪的女画家站在附近的画架后临摹波堤切利(森德罗·波堤切利(1445—151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一幅画。女画家毅然走到墙边,那儿有许多丝绒坐垫椅子。她拿了一张沉甸甸的椅子,走到暖气装置跟前,厉声对老太婆说:“坐下!”

    “谢谢,太太。”老太婆喃喃地说。她迟疑地坐到椅子上,突然低低地弯下了腰,弯得那么低,远远望去,仿佛她的脑袋一直垂到了膝盖。

    女画家回到自己的画架跟前。服务员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一幕,但却待在原地未动。

    一位面带病色的美妇人牵着一个八岁左右的小男孩走在我的前面。她弯下身对小男孩说了几句话。小男孩跑到女画家跟前,在她背后鞠了一躬,然后鞋跟一碰,大声说道:“谢谢,太太!”

    女画家没有回过头来,只是点了点头。小男孩连忙跑回母亲身边,紧偎着母亲的一只手。他的眼睛闪闪发亮,仿佛完成了一件英雄壮举。显然,的确是这样。他完成了一件小小的壮举,他大概体验到了我们叹着气说“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时的那种心情。

    我走过这些乞丐身旁,心里寻思道,在人类的这种贫困和痛苦的景象面前,卢浮宫所有的稀世杰作都会黯然失色,人们甚至会对它们怀着某种敌意。

    然而,艺术的威力是如此强大,任何东西也无法使它黯然失色。用大理石雕刻的女神们温柔地垂着头,因自己那闪闪发光的裸体和人们赞美的目光而羞涩不安。四周的人用多种语言发出兴高采烈的赞叹声。

    杰作!绘画和雕刻,思想和想象的杰作!诗歌的杰作!莱蒙托夫的《遗言》在这些杰作中似乎并不突出,但就其朴实而言,它却是一篇不容置辩的完美的杰作。《遗言》只不过是一个胸膛被打穿的临死的伤兵同自己的一位同乡的谈话:

    老兄,我很想跟你在一起

    好好坐一会,好好聊一聊:

    人们说,我在这个世界上

    再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了!

    你很快就可以转回家乡;

    请看看……但是究竟看什么?

    说句老实话,没有什么人

    怎么样关心着我的死活。

    接下来的一席话严酷得令人满心惊骇,悲伤得令人荡气回肠:

    我的父亲和母亲,你恐怕

    已经不能再见到他们了……

    我承认,我所难过的只是

    使他们老人家心上烦恼;

    假如他们有一个还活着,

    请转告,我也懒得写信了,

    就说,队伍早已经出征,

    就说,请他不必再等我了。(以上两节诗,借用余振同志 译文,见莱蒙托夫:《诗选》,第275—276页。)这个远离故乡、奄奄一息的伤兵的简洁的话语赋予《遗言》一种悲剧的力量。“请他不必再等我了”,短短的一句话蕴含着巨大的悲痛和对死神的恭顺。在这句话背后,你可以看到遭受无法弥补的丧亲之痛的人们的绝望。我们总觉得亲人是不会死的。他们不会化为乌有,化为尘土,化为模糊惨淡的回忆。

    就其悲痛之深刻,精神之壮烈,以及语言的光辉和力量而言,莱蒙托夫的这首诗是一篇不容置辩的最纯粹的杰作。按照我们现在的概念,莱蒙托夫写这首诗时还是个小伙子,甚至几乎是个孩子,和契诃夫创作自己的杰作《草原》和《没意思的故事》时的年岁一样。

    河面上空的声音静息了。但我知道,我相信,我还会听到它。它果然没有欺骗我。当头一句突然传来时,我甚至一阵哆嗦:

    格鲁吉亚的群山夜色苍茫;

    阿拉瓜河在我面前哗哗流淌,

    凄凉中我感到快慰:这忧伤多么纯净,

    它全是为了你啊,我的忧伤……这些诗句我真愿意听上一百次、一千次。如同《遗言》一样,这首诗也具备杰作的所有特征。首先是那些表达不朽的悲哀的不朽的语句。这些语句使人感到心情分外沉重。

    另一位诗人谈到了每部杰作的永恒的新颖性,他说得异常准确。他的诗句是对大海而发的:

    一切都令人厌烦。

    只有你叫人百看不厌。

    岁月流逝,

    冬去春还,

    倏忽已过数千年。

    大海啊,

    你潜身在滔滔白浪,

    却乔装

    万千株刺槐,白花飘香。

    也许就是你

    日复一日,把岁月冲个精光。

    每一篇杰作都包含着百看不厌的东西——人的精神的完美、人的感情的力量和对我们周围、我们身外和内心世界的一切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达到更高境界的渴望、达到理想境界的渴望推动着生活向前发展,使一篇篇杰作应运而生。

    上面这些话是在一个秋夜里写的。窗外的秋景看不见,因为那儿一片漆黑。但只要走到台阶上,秋意就会立即把你包围起来,而且它那神秘的黑土地略带寒意的清风,它那入夜之后就使水面封冻的第一次薄冰的苦味,就会开始强烈地迎面扑来,那昼夜不停地飘飞的最后一批落叶就会开始絮絮私语。而且透过像波浪一样起伏的夜雾会突然闪现出一点星光。

    这时你会觉得,这一切就是大自然的一篇杰作,是大自然送给你的一件延年益寿的礼物。它使你想到,周围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

    张铁夫 译

    ​​【品评鉴赏】

    ​    自然与诗,生活与美,古往今来不知颠倒了多少学者文士,都未能真正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只留下一个永恒而美妙的奥秘供人们探究。其实,又何必那样刻板地追求学院式的答案呢?自然本身的美,就是优美的诗;美的艺术作品,又无不是生活的反映,并且会物化为生活的一部分。作为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又热爱诗、热爱美的艺术家,谁不把自然与生活当做诗与美来观照,又在诗与美中去体察自然与生活呢?本文描绘了秋野的美色,更揭示了诗歌的魅力:陶醉于艺术美的品鉴,又复归为对生活的留恋。“周围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文章的结语,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对自然与诗、生活与美,作出了充满独到体悟的精美阐释。浓郁的“诗情画意”构成本文的基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向秋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ce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