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汉武帝的大汉帝国

汉武帝的大汉帝国

作者: 兰海粟 | 来源:发表于2020-12-12 12:02 被阅读0次

        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中央集权性王朝汉朝,有一位皇帝,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独尊儒术,霸默百家,开创了一个中华文明的荣耀时代,但同时,他的另一些给当时的国家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一直让他在英明神武的皇帝和不顾人民死活只顾自己的理想的皇帝之间来来往往,有些人觉得他是千古一帝,有些人却觉得他是个昏君。他,就是汉武帝,不管怎样,汉武帝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影响深远的印记,成为了一个研究及反思讨论的极佳对象。

        汉朝初年,连年战乱时代来的国库空虚严重的影响着汉朝的发展与经济,有记载说当时的皇帝连用来拉车的颜色一样的马匹都凑不齐,处处都是战争和混乱的痕迹,人民普遍数量较少,土地破烂不堪,无法正常进行耕种,为了应付这种情况,汉高祖刘邦准备沿用黄老之术,清静无为,无为而治,让国力迅速恢复。

          无为而治是一种可以快速休养民生的方法,主要表现在削弱皇帝自己的权利,鼓励生产,减轻税负,减轻刑罚,不随随便便打架,随随便便建设。让民众自主地在各个地方发展的路线,民众没有各种各样的事情烦心,钟出来的粮食又没有多少需要交给国家,肯定就会专心种植,民众可以吃饱饭,便会继续考虑多生孩子这件事,于是生产增多的目的也达到了,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景帝,便都沿用了这种无为而治的方法,汉帝国便在这种方法下迅速强壮起来,到了汉景帝时期,国库充盈钱似乎花也花不完了。

          汉景帝因为种种原因立他的儿子刘彻为太子,刘彻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年纪轻轻的他登上了王位,赢接着他的是一个繁荣的盛事,汉武帝似乎就在这盛世当中开启着自己的伟大的事业。然而,繁荣盛世的表象之下暗流涌动,国库充盈老百姓过上富裕强生活倒是真的,可是黄老之术让各地人民独自发展却造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一些地方的当地势力,因为管理宽松,刑罚不严,当起了当地的小霸王,地头蛇。不服从各个官员的管理,成为第一个潜在威胁。而汉朝开始分封的那一些同姓诸侯王,也因为皇帝的权利比较弱,而在当地目中无人,甚至回到了春秋时期,只把皇帝当个天下共主来看待,不再听命于皇帝了。这两个问题如果继续发展的话,那么当地的割据势力会很快搞垮经济,而那些目中无人的诸侯国则会使汉朝退步成春秋时期,皇帝彻底沦落为形式上的天下共主。

          20多岁的刘彻天资高超,非常清楚地看了这两种潜在威胁,他先是认用了一些有智谋的官员,这些官员用许多不同的法令限制诸侯,包括最最著名的推恩令,可以说是削藩的一大高招,以兹爱之名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土地平均分给他所有的儿子(诸侯王当然不愿意这样,但是诸侯王的那些次子愿意啊,推理就这样成功地将中央与诸侯的矛盾转化成了诸侯王与诸侯次子的矛盾,绝对是一个高招)这样,诸侯国的国土就会越来越小,小到无法抵抗朝廷。不过光光推恩还不够,汉武帝便停用了维持多年的黄老之术,开始独尊儒术,霸默百家(当时窦太后还在世,窦太后见证了黄老之术给大汉王朝带来的兴起与繁荣,并不愿意直接独尊儒术,直到窦太后去世的时候,汉武帝才采取独尊儒术的行动)

        为什么汉武帝不想用其他的学派,偏偏选中了儒家呢?这是因为他看重了儒家的尊君思想,儒家崇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人们对君忠诚,不起二心,适应了刘彻希望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的希望,他选用儒家,便可以光明正大地传播要对君忠的关念,可以说,这正是刘彻,为了应对地方豪杰势力和诸侯的目中无人所采取的政策。汉武帝的儒已经和原来的儒产生了偏差,原来的儒最崇尚的是仁,是一些道德,然而,到了汉武帝这里却变成了盲目的对君的忠诚。不过虽然这么说,汉武帝独尊儒术,依然造就了一些像科举这样的影响后世的制度,虽说有点形式主义,但是益处任含。

        独尊儒术之后,诸侯国以及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削弱,汉武帝终于可以干一些大事了,当时的汉朝有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匈奴,匈奴是在很久以前被赶出中原的诸侯,他们定居在了北边的荒芜人际的草原里,以放牧为生,但有时他们得不到能够养活自己的粮食,便训练自己的战斗力,集结部队在匈奴帝国和旱地国的边缘地区抢掠,以前的人们就想尽办法阻挡匈奴的掠夺,可是都没有成功,汉武帝忍不了这口恶气,集结军队,在他所提拔的几位将领之下进攻匈奴。不得不佩服汉武帝任命的将领的战斗力,匈奴没过几年就被讨伐的差不多了,汉朝的版图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汉武帝接下来便南征百越,将南方的一些小割据势力彻底清除,干完这两件事大旱的版图几乎翻成了两倍,算是奇功一件。

        汉武帝一直有一个能够打通西遇路线,进行对外贸易的梦想,他马不停蹄地想实现这个目标,借着偏远地区的大宛国不给宝马的理由,让军队攻打西域,并且在两次出兵之后成功占领了西域的大部分国家,西域的丝绸之路就此向人们敞开,大汉王朝的人终于可以对外发展自己的经济贸易了。

        独尊儒术,北极匈奴,南击百越,打通西屿的汉武帝立了一件件的奇功,可是在这些奇功当中,不安的流泉出现了,连年战争,连年征讨,连年的财富剥削,税负的不断加重,又使老百姓民不聊生,导致农民起义军频繁出现,各地战乱仿佛秦末,汉武帝不得不停止他的雄心壮志,开始收拾眼前的残局。

        汉武帝终于醒悟了,连年的征战虽说能旷大大汉的版图,但是却同时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没有增加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的军事行为没有意义,他深刻检讨自己这几年的过失,在大汉崩溃的悬崖中悬崖勒马,阻止了大汉帝国的陨落。汉武帝的一生仍然是多姿多彩,雄心壮志,充满着激情与火花的,他本人仍然是聪明伶俐,并且懂得反思的,但他的不理老百姓的死活的行为,难免为他留下了一些难以抹去的污点。

        其实,汉武帝一直崇尚的武力解决问题,也许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在汉武帝北击匈奴之后,匈奴还时不时进犯大汉,这个问题非但没有彻底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只有加强民族融合,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匈奴,将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所采取的多民族融合,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解决不同民族的矛盾的方法。

        那么,为什么汉武帝做那些不顾老百姓死活的行为时,没有人阻止他呢?汉武帝的人才那么多,不可能没有一个人去提醒他吧?我想这是因为他多年的中央集权政策,一人在上,万人陨落的政治形态,在朝廷之中,只有他一个人能够言所预言,为所欲为,其他的官员可能稍有不慎就会被砍头甚至灭族,据史记记载,汉武帝一生任用的13个宰相中,除了他无可奈何的皇亲国戚,受到砍头的五个人,受到罢免的则有六个,也就是说能够明哲保身的宰相只有两个。并且一些没有犯任何过错的官员也被直接处斩,原因是说了一些汉武帝不爱听的话。

          官员成天生活在恐吓之中,只有溜须拍马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能够挺身而出提醒汉武帝的行为过失的人,自然是千里挑一,万里难找,再加上汉武帝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任用的都是一些对君主唯利是图,君主说什么就做什么的小人,对于那些有着自己的主见和原则,德行高尚的人,却虽然慎用却不给予高官,导致汉武帝做一件事往往一条道走到黑,没有任何人可以去提醒他,也没有任何人敢提醒他,直到最后,凭藉汉武帝自身的觉悟能力,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不合适,才悬崖勒马。并且如果连年征战用的是好领袖,问题还不至于那么大,但是在进攻西域的时候,汉武帝任用的都是一些中饱私囊,偷奸打滑的领袖,这些领袖把军队搅和得不成样子,造成了战斗力的低下和人民的伤亡。

          这就是汉武帝的一生,他的一生壮丽多彩,通过各种军事行为,他将大汉的威名远远的传播在了世界各地,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中原人民称为汉族?原因是汉武帝的这些行为为中国挣到了举世无先的荣誉。可是,同时,他的那些军事行为弄得民不聊生,幸亏悬崖勒马才没有导致大汉帝国的灭亡,这印证了每一个伟大的人物都有其正反两面,每一件伟大的事物都有其好坏两方的事实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武帝的大汉帝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ee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