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赏析

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赏析

作者: 书僮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13:10 被阅读0次

    君子于役

    先秦:佚名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 译文

    他执役去远方,执役长短难估量,不知到了啥当地?鸡儿现已进了窝,太阳也向西边落,牛羊成群下山坡。他执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

    他执役去远方,每日每月恨日长,不知何时聚一堂?鸡儿纷纷上了架,太阳渐渐也西下,牛羊下坡回到家。他执役在远方,但愿不会饿肚肠!

    ◆ 注释

    于:往。役:服劳役。于役,到外面服役。
    期:指服役的期限。
    曷(hé):何时。至:归家。
    埘(shí ):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如之:犹说“对此”。
    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有(yòu)佸(huó):相会,来到。
    桀:鸡栖木。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
    括:来到。音、义同“佸”。
    苟:诚,犹如实。

    ◆ 赏析     

           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两章相重,只要很少的改变。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共用简略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稍可留意的是“不知其期”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等候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期望,作用每天都是失望。假设仅仅外出时间长但归期是判定的,反而不是这样烦人。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终究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老公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暮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这儿的笔触好像完全是不用力的,甚至连一个形容词都没有,不像后代的文人辞章总是想刻画得深化、警醒,恐怕读者不留意。然而这画面却很感动听,由于它是有心境的。读者好像能看到那凝视着鸡儿、牛儿、羊儿,凝视着村落外弯曲沿伸、通向远方的路程的妇人,是她在感动读者。这之后再接上“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读者清楚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愁思浓重了许多。倘试把中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三句抽掉,将最后两句直接接继在“曷至哉”之后,感觉会完全不同。这儿有抒情表达的节奏问题——节奏太快,没有崎岖,抒情作用出不来;一同,这画面自身有其特别的情味。

      了解农村日子的人常常看到这样的暮景。农作的日子是辛劳的,但到了黄昏来临之际,悉数即归于平缓、安谧和恬美。牛羊家禽回到圈栏,炊烟袅袅地升起,灯光温暖地跳动起来,农人和他的妻儿们聊着悠闲的论题。黄昏,在大地上出现白日未有的温顺,农人以生命珍爱着的东西向他们身边归聚,这便是陈腐的农耕社会中最平常也是最富于日子情趣的时间。可是在这诗里,那位妻子的老公却犹在远方,她的日子的缺损在这一刻也就显得最为激烈了,所以她如此迷惘地期待着。

      这诗的两章简直完全是重复的,这是歌谣最常用的手法——以堆叠的章句来推进抒情的感动。但第二章的末句也是全诗的末句,却是完全改变了的。它把妻子的盼待转变为对老公的挂念和祝愿:不归来也就算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这也是最平常的话,但其间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样善良和深挚。

      这是陈腐的歌谣,它以不加润饰的语言直接地触动了人心中最易感的地方。它的天然之妙,在后世已是难以重复的了。

    ◆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所谓“君子于役”的“役”,不知其确指,大多数情况下,应是指去边地戍防。又“君子”在当时统指贵族阶层的人物,但诗中“君子”的家中养着鸡和牛羊之类,地位又不会很高,大概他只是一位武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ix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