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的无奈》的作者是彼得斯,在序论中他对自己的所要研究的“为什么交流的问题如此重要”进行了说明:“弄清交流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明显的答案,以便解决我与他,私密与公共,内心思想与外在词语的分裂所引起的痛苦。”所有出现偏差的信息传递都属于此,由此引起的误解、争吵也不在少数。
这本书读起来十分晦涩难懂,彼得斯信手拈来他所处的环境中,西方的哲学、思想、宗教、文化的所有东西。因而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我大量不知道和不懂的人物和概念,时常需要停下来百度其中提到的人物和事物,许多和交流看上去一点都不沾边的东西,彼得斯都能将他们一一贯通,洛克、黑格尔、马克思这样一些思想家,甚至博尔赫斯、霍桑、梅尔维尔这样的小说家,都出镜了。甚至彼得斯在书中讲述“耶稣传教”:耶稣的传教不会对受众进行分类然后区别对待,一视同仁并坦然认同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不要求受众的理解和他要传递的信息一致。并由此导出了“撒播”这个词,就很像是将种子统一撒播到田地里,每一颗在不同的土壤里产生何种变化,是否能够发芽都不重要。这与“对话”是不同的,但同样也可看作是“交流”失败了。
虽然还只读了一少部分,初步感受是:交流中存在的无奈无法避免与消解,“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就像这句听上去很非主流的话一样,这无奈需要被正视与理解,人作为群居动物,需要协作,这少不了沟通和交流,交流不是完全的意识共享,首先能完成协调行动的任务就好了。这篇就像是一个开头,继续读下去会有新的感悟添加和修改,也可能因为畏难情绪就拖延进度,至少在这一刻,对于生活中交流带来的问题,我更平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