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7级传播学
《交流的无奈》——交流是两颗脑袋借精细无误的符号手段产生的接触

《交流的无奈》——交流是两颗脑袋借精细无误的符号手段产生的接触

作者: 17级吴子萱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18:23 被阅读32次

      《交流的无奈》的作者是彼得斯,在序论中他对自己的所要研究的“为什么交流的问题如此重要”进行了说明:“弄清交流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明显的答案,以便解决我与他,私密与公共,内心思想与外在词语的分裂所引起的痛苦。”所有出现偏差的信息传递都属于此,由此引起的误解、争吵也不在少数。

        这本书读起来十分晦涩难懂,彼得斯信手拈来他所处的环境中,西方的哲学、思想、宗教、文化的所有东西。因而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我大量不知道和不懂的人物和概念,时常需要停下来百度其中提到的人物和事物,许多和交流看上去一点都不沾边的东西,彼得斯都能将他们一一贯通,洛克、黑格尔、马克思这样一些思想家,甚至博尔赫斯、霍桑、梅尔维尔这样的小说家,都出镜了。甚至彼得斯在书中讲述“耶稣传教”:耶稣的传教不会对受众进行分类然后区别对待,一视同仁并坦然认同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不要求受众的理解和他要传递的信息一致。并由此导出了“撒播”这个词,就很像是将种子统一撒播到田地里,每一颗在不同的土壤里产生何种变化,是否能够发芽都不重要。这与“对话”是不同的,但同样也可看作是“交流”失败了。

       虽然还只读了一少部分,初步感受是:交流中存在的无奈无法避免与消解,“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就像这句听上去很非主流的话一样,这无奈需要被正视与理解,人作为群居动物,需要协作,这少不了沟通和交流,交流不是完全的意识共享,首先能完成协调行动的任务就好了。这篇就像是一个开头,继续读下去会有新的感悟添加和修改,也可能因为畏难情绪就拖延进度,至少在这一刻,对于生活中交流带来的问题,我更平和了。

相关文章

  • 《交流的无奈》——交流是两颗脑袋借精细无误的符号手段产生的接触

    《交流的无奈》的作者是彼得斯,在序论中他对自己的所要研究的“为什么交流的问题如此重要”进行了说明:“弄清交流...

  • 交流的无奈

    慢慢的开始接触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这次选的书«交流的无奈»对自己来说就像是看天书,乍一看大堆大师的名字让我有点喘...

  • 无奈中的无奈交流

    和哥们聊天时,聊到一些平常的小事情而闹成大事。唉!真的,碰到糊涂双方,就按糊涂方法解决。也许这是最好的方法而成为完...

  • 产生交流的方式

    提出一个对方想要获得答案的问题(不一定用问题的形式),而刚好,你能给出答案,这样你们就产生了交流。 举例1: 同事...

  • 《交流的无奈》——放弃交流?保留辩证!

    彼得斯的《交流的无奈》出版于1999年,有一种较为有趣的说法让我印象深刻,说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1899...

  • 交流产生的收获

    最近跟几个朋友见面,进行了深度的聊天,收获很大。 第一个朋友给我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还有她目前面临的瓶颈和问题,...

  • 彼得斯《交流的无奈》

    对交流特权的批判,充满哲学思考。重读后思路渐渐清晰,彼得斯所提出的传播的不可交流性更是从学术上对追求共同性的批判。

  • 与上司交流的无奈

    晋朝陆玩曾官至尚书,经常找王丞相咨询意见,但是等到具体实施项目的时候,又往往不采用王丞相的建议。 王丞相一直觉得这...

  •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遭罪

    人这一生无可避免的要与别人交流接触,在交流接触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关系,无论是你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还是同学...

  • 你为什么痛苦?因为你总是说话

    感觉,思想,体验,语言都是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但是呢,语言仅仅是语调,是代表感觉,和思考,体验的噪音。它们只是符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交流的无奈》——交流是两颗脑袋借精细无误的符号手段产生的接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ms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