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树与平等》王小波在开头写到:
二十多年前,我在云南插队。当地气候炎热,出产各种热带水果,就是没有椰子。整个云南都不长椰子。根据野史记载,这其中有个缘故。据说,在三国以前,云南到处都是椰子,树下住着幸福的少数民族。众所周知,椰子有很多用处,椰蓉可以当饭吃,椰子油也可食用。椰子树叶里的纤维可以织粗糙的衣裙,椰子树干是木材。这种树木可以满足人的大部分需要,当地人也就不事农耕,过着悠闲的生活。忽一日,诸葛亮南征来到此地,他要教化当地人,让他们遵从我们的生活方式:干我们的活,穿我们的衣服,服从我们的制度。这件事起初不大成功,当地人没看出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优越之处。首先,秋收春种,活得很累,起码比摘椰子要累;其次,汉族人的衣着在当地也不适用。就以诸葛先生为例,那身道袍料子虽好,穿在身上除了捂汗和捂痱子,捂不出别的来;至于那顶道冠,既不遮阳,也不挡雨,只能招马蜂进去做窝。当地天热,摘两片椰树叶把羞处遮遮就可以了。至于汉朝的政治制度,对当地的少数民族来说,未免太过烦琐。诸葛先生磨破了嘴皮子,言必称孔孟,但也没人听。他不觉得自己的道理不对,却把账算在了椰子树身上:下了一道命令,一夜之间就把云南的椰树砍了个精光,免得这些蛮夷之人听不进圣贤的道理。没了这些树,他说话就有人听了——对此,我的解释是,诸葛亮他老人家南征,可不是一个人去的,还带了好多的兵,砍树用的刀斧也可以用来砍人,砍树这件事说明他手下的人手够用,刀斧也够用。当地人明白了这个意思,就怕了诸葛先生。我这种看法你尽可以不同意——我知道你会说,诸葛亮乃古之贤人,不会这样赤裸裸地用武力威胁别人;所以,我也不想坚持这种观点。
感
椰子树与诸葛亮,听起来就新鲜有趣,作者不仅会故事,讲的还是我们没有听过的新鲜事。作者预先埋下伏笔,让读者产生疑问,当地出产各种热带水果,就是没有椰子。整个云南都不长椰子。为什么呢?
想到,有人说写作就是要没有一句废话。作者先写椰子从蓉到叶子的用处,是为了说明当地人生活的状态,为后面诸葛亮找茬,埋下伏笔。后面强调当地人的习俗和汉族的文化习惯冲突,为诸葛亮一气之下砍椰子树做好铺垫,不会让人觉得突兀。(椰子树:我是谁?我在哪?我做错了什么?)
思
最小故事模型:冲突-行动-结局,王小波也是这么写的。冲突:当地人不接受汉族文化习惯和诸葛亮的冲突;行动:言语上的教化说服;结局:当地椰子树全被砍了
王小波,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引出他的下文观点,他反对暴力地“创造”平等,因此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是为文章主旨服务的。
旧的故事,耳熟能详的故事,除非有新的切入角度,少用,多讲一些人家不知道的事。
行
我仿写的小故事:
很多年前,传说有一种动物,龙,可谁也没见过真的龙。有人说它有十只爪子,每只像钢刀那么锋利;数十米长的獠牙,血盆大口,一口下去,人就没有了影;甚至会喷火,瞬间烧毁一栋房子。
有一些人,却世代和龙生活在一起,猎杀龙,维护和平,他们就是猎龙人。
生活在博克岛上的维京人,他们和龙斗争了十年,直到有一天,族长的儿子嗝嗝捡到了一只龙......
从此维京人和龙过上了和平相处的生活。
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