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
感动中国的人感动了多少中国人?

感动中国的人感动了多少中国人?

作者: 言诗把酒 | 来源:发表于2017-02-09 23:39 被阅读216次

    相信经历过中高考的朋友对《感动中国》都不会陌生,毕竟翻开每年的中高考满分作文,不少素材都是源自这档节目。

    昨天晚上又是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很多现场观众被评选人物的事迹感动得泪流满面,但我只看了刚开始几个人物就看不下去了。我也很尊重评选人物的品格,他们或敬业、或无私、或奉献、或坚守,这些高贵的人性的确值得宣扬。

    但《感动中国》是如何宣扬的呢?

    它完全忽视人性的阴暗面,代而无限夸大人性的光辉,并希望以此来掩盖组织机构的无能。结果就是好人必须受苦、好人必须牺牲,而造成好人处于不利环境的机制却无人问责。甚至当人家忠于本职工作而取得非凡成就时,就要扣上一顶“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帽子。

    为了宣传而把人推向道德高地,不但容易引起群众的质疑,还容易传播“完美品格”的病态价值观。

    以边远山村的老师支月红为例,她19岁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一名深山女教师,到今年整整做了36年。

    为了对比,再讲个真实的例子。我上小学时也是在村里的学校,有一个大娘的女儿读了中专后来我们这教书。教了一年就不想干了,要去考研究生。她爸跟她吵架,说咱家没钱,你教书好歹也有工资补贴家用,再说教书也不差啊。

    后来她考上了浙大的研究生,现在听说找了个海归博士。两人家境都不好,但靠自身也已经在上海虹桥首付了一套房子,好像孩子也快出生了。

    这两个人哪一个更能激励(感动太廉价了)我呢?毫不犹豫我会选择后者,敢于不甘现状、挑战自身,去见识更广阔的天空,这还不值得尊重?

    而且就创造的社会价值来说,我大娘的女儿就一定比支月红少吗?前者显然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追求,那为什么央视要宣传支月红,而不去宣传我大娘的女儿?

    我也不知道。

    尤其是看到支月红老师还需要干粗活来维持学校的运转,自身因为劳累过度而身体出现问题。我就想问问当地的政府教育工作人员,你们不脸红吗?老师这么受苦,为什么你们不能这么受苦,或者为什么你们不去解决让老师受苦的不利条件?

    非得拿到央视这个平台来吹捧,显得中国的好老师是多么贫苦。然后发现某个老师有钱时,就舆论哗然,tmd哪条法律规定了老师不能发财。天天喝西北风,子女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谁会去当老师?

    况且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像支月红36年离家教书,培养了其他孩子,却没能给尽到抚养自己孩子的义务。要知道父母抚养孩子是法律义务,你去不去偏远山村培养其他孩子只是道德义务。法律和道德,孰轻孰重?还有很多评选人物为了救助他人失去了生命,留下自己的家人悲痛,这又该如何评价呢?

    有一期暴走漫画,王尼玛采访用脚答题考上一本的无臂少年彭超。原本准备了很多类似这种的问题:残疾人每天的生活都方便吗?我们社会接受残疾人程度如何?我们国家的残障基础你满意吗?

    但是暴漫没有这样问,王尼玛刚开场就很与众不同:“你能用脚挖鼻屎吗”?

    彭超的面带微笑一句句“我带他们超神啊”让我们根本感觉不到一个残疾人士的阴霾和无助,王尼玛用他独特的方式让这个无臂少年展现出在生活中强大的一面,不但能用脚做到正常人用手做到的任何事,而且能比正常人做得更好。比如,LOL超神……

    看在我们眼里,真如王尼玛所说:在我们这里没有残疾人只有一位心智健全积极乐观的阳光少年,一样可以和大家愉快的学习玩乐,一样可以玩游戏把我们虐成狗。

    ——源自知友硬撑

    感动他人不必非得卖惨让大家哭得不成样子,开开心心也照样可以感染他人。

    去年屠呦呦获得诺奖,之后也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但她自己没去领奖……

    高贵的人性大家都会尊重,但一味地宣扬人性的光辉只会让人感到虚假和压抑,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英雄。

    希望之后的《感动人物》不只能感动现场的观众,还能感动电视机前更多的中国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动中国的人感动了多少中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or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