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看一个视频,里面说终南山的隐士已经达到了五千人。通过数组的照片,大体看到他们依傍着山居住,过着朴素的生活。很多人看起来很羡慕他们的清幽,但是我并不苟同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说到底,隐士只是一种个人情怀。假如说天下很好,必然是要出山,要争一片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有必要去做隐士。如今的大好时代又不同古代讲求门第出生,没有任何施展抱负的机会。在这个社会,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不怕没有展示的平台。很多热门小说的作者都是业余写作,但凡他们写得精彩,自然会有他们的读者买单。
如果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那就更不可能做隐士。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国家有难,个人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纵使你不直接上战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物价必然上涨,必然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假如你是一个知名的隐士,那么你很容易被权贵看中,你不出山,就容易招致杀身之祸。嵇康之死是必然,他的个人单纯洒脱,谁让他对人性的认识太浅,不懂得保全自己,才导致惹上了杀身之祸。假如说他不是隐士,能出仕,做一番作为,那么个人价值不断地放大,起码死得其所。
这大概就是嵇康临终之前,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山涛,希望他入仕的原因。隐居,是一个很奢侈的理想。对没有才能的人来说,这只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没有任何普世的价值。社会的组成形形色色,每个人的选择又千差万别,我们可以不赞同某些人的选择,但是尊重他们做出选择的自由,但我看来,隐居,只能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就像桃花源只能存在陶渊明的美文里的景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