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期拜读的一本新书!起初,是从“樊登读书会”中听到,标题极具诱惑力:“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这是多少人向往的生活状态。所以,听完樊登老师和作者彭凯平教授讲解后,便买来细读,深入学习一下书中的精华。
本书分为六个章节。我决定细读,边读边输出一些书中的内容,能够帮助自己或是有意于他人疏解身心,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就达到了书写的目的 。
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有些衣食无忧,生活稳定的人,也会经常抱怨自己不开心,纠其原因:是自己跟旁人比较后,发出了悲催感叹。人家什么都比自己好,比的自己情绪低落。
为什么人们会有意无意的与其他人比较呢?不比较,不就不会情绪低落了嘛!可我们确实无法控制自己比较的行为。这要追根溯源到进化史上,远古人类为了避免风险,活得更久并成功繁衍,最重要的生存条件之一就是从属于某一集体。他们通过不断将自己和部族里的其他人进行比较,保护自己不被集体排斥:我这样做是否合适?我是否达到了别人的预期?我的贡献够大吗?别人喜欢我吗?......直到今天,人类大脑依然沿用过往的模式,通过跟其他人比较来向自己发出“受欢迎”或“被排斥”的信号。所以“比较”是正常的行为模式,我们首先要接受它。
书中提到一个概念:反事实思维:是个体基于与现实相反的条件或可能性进行推理的一种思维过程,或者是对事实的一种替换想象。人们通常是在心理上对已经发生过的事进行否定,进而建构一种假设的可能性,即“如果怎么样,就会怎么样”。
这里举了一个例子,为什么铜牌选手比银牌选手更快乐?因为银牌选手的反事实思维肯定是往上比较,对于银牌选手而言,奖牌已经到手,他只要再努力一下,就一定可以获得金牌,所以,往上比较的反事实思维很自然。而铜牌选手更可能有往下比较的反事实思维,因为他差一点儿就可能是第四名,得不到奖牌,因此,往下比较的反事实思维更自然些。所以,比较的方向不同,人的情绪受到的影响也就不同。
我们是如何进行社会比较的呢?社会比较可以细分为上行比较,平行比较和下行比较。就我个人而言,经常会无意识的进行“上行比较”,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大多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举个例子,看人家购置新房新车,而自己目前本无心力购买,内心就会失落和沮丧!这种无意识的比较倒也正常,及时调整心态,评估比较的目的后,很快就会恢复斗志。而那些非要比个鱼死网破,晒幸福,满足内心的某种存在感的人类,才真的无知。所以,这种社会比较存在三个问题:第一,这样的比较往往不准确。因为比较的背景及条件,并不清晰。第二,我们在比较时有很多非理性的习惯,我们往往会被对方有代表性的特性迷惑,我们比较的不是真实的整体结果。第三,比较会对人的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正确地与别人比?首先,接受比较这个事实,而不要过度在意。社会生活充满各种各样的比较,即使我们自己不去比,我们周围的人,我们的亲朋好友,也经常会下意识地拿我们和其他人对比。其次,比较不可避免,拿方法应对。第一,根据比较的目的,调整比较的方向。也就是我们明知道自己在特定的条件下做的不理想,那就不要在虐心的向上比较;如果比较的目的是为自己增加行动力量,可以向上比较,获得积极的能量,进步更快一些。第二,改变比较的内容,建立多元化的比较体系。要知道幸福不光是财富,还包括愉悦的体验,满意的关系,爱的感受,生活的意义等多种要素。不妨多一些对自己所拥有的生活的感激,少一些因比别人缺少某物而产生的焦虑,如此才能离幸福更近。第三,改变比较的对象,做小池塘里的大鱼。
总之,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但比较不可避免,故我们要悦纳,同时根据比较的目的,选择比较的方向。“选择权”要紧握在自己手里,让幸福的感觉,在内心流淌!
From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