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我们身边有好多人,甚至包括自已在内,都活的比较累,活的不开心,为什么呢?很多时候是因为攀比的心理在作怪。
一味攀比,会让人失去很多生活的乐趣。
上大学时,同学小张宿舍有一位室友,平时喜欢穿一些名牌,喜欢在他们面前吹嘘自己的衣服鞋子到底花了多少钱,还是什么限量版。如果仅仅是这样夸夸其谈,那也没什么,但舍友还是明里暗里的说,穿小牌子的都是没品味的人,小牌子的都是垃圾。这让小张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小张平时买的鞋都是100来块一双的,觉得没必要花这么多钱买一双名牌鞋,只要自己穿着舒服就行了。更让小张感到吃惊的是,在这位舍友的带领下,整个寝室开始形成“攀比风”,他的几个舍友也开始买名牌鞋,甚至为了买一双名牌球鞋省吃俭用好几个月。我想此时,购买到的名牌,除了换来虚荣,心中的苦乐恐怕只有自己知道。
一味攀比,有时候会让人丧失底线。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在理性意识的驱使下互相比较,并以彼此之间的差距为动力,不断奋发图强、提升自我,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然而,这种对比必须以双方共同的身份、职责、规则为基础。如果盲目比较,比享乐、比奢靡、比索取,那么引发的烦恼是庸人自扰,由此导致的悲剧更咎由自取。
有的领导干部觉得自己在能力上不比老板们差,但生活上却相差甚远,愈是比较,“心里愈发不平衡”;有的“看到平时接触的企业老板都是豪车进出”,便动起了换车的心思并收受老板送来的财物。在攀比心理作祟下,忘却了党员干部的身份,丢掉了公职人员的职责,背弃了从政为民的使命,跌入罪恶的深渊。攀比心理成为导致党员干部蜕化变质的重要诱因。
不攀比,才是正确的生存之道。
人活着,都是活一个心态。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都乱了。我们常常不是输给了别人,而是坏心心情贬低了我们的形象,降低了我们的能力,扰乱了我们的思维,从而输给了自己。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 阶下有人在仰望你, 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 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 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人生数十载,我们现在所在意的、计较的、已得的、未得的,不过是生命长河里非常短暂的一瞬,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完全不值得我们耿耿于怀。
人的不如意似乎都来源于与他人的比较,我们要做的不是和他人比较,而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较,每天进步一点点,也是一种成功。
很喜欢网上的一句话:把心放宽,把事看淡,不与人攀比,在沉默中独享自己的小心事,开心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