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每个人都会涉及,一些人会思考,一小批人在做,更小的一批人在研究。我呢,算想过一点,做过一点,但是其实也没怎么研究。最近在RU上课,有了一些想法,离学术前沿肯定还很远,不过或许可以写出来分享一下。
我们经常会去从不同的方面评价教育,讨论培养方案的各种问题。但是,或许可以把这些问题总结成两个方面: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教育的目的大概可以分成四种观点:传承和发展知识,将已有的关于世界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并帮助他们继续发展这些知识(scholar academic);提高社会效率,将人们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促进整个社会的高效运转(social efficiency);创造适合受教育者的学习环境,帮助个体满足需求和发展兴趣(learner centered);帮助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公正平等,推动变革(social reconstruction)。(之后可能会用SA SE LC SR简称。)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目的有时候会产生冲突。比如,(对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有利的)竞赛制度就更偏向前三个,但是客观上也会导致不同经济地位的学生差距拉大,不那么符合SR。很多其他问题也是这样,所以通常我们需要找到的是一个不同目的之间的平衡,而无法找到一个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都最优的体系。
有了目的之后,方法的价值就在于能否更好地达到设定的目的。不同方法之间的效率可以差别很大,有些方法可能很花费时间经历但是效果有限,另一些可能相对简单易行而且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反馈feedback就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方法)。
有了这个大框架之后,我想来分析一下本科学院的教育问题。最近有一些动因让我再次想到这个问题。一个是看到前一阵子学弟们(想了一下好像确实没看见学妹)对基础物理实验的吐槽(以及想到他们暂时还不知道的物理化学实验),另一个是看见在学院开会的时候就业指导部分有一句话说“国内大学博士不可能有教职”(这话有点绝对,但是看起来直接去高校找教职的博士确实比例非常少,相对大家的期待而言)。这两件事情让我觉着好像这个本科教育从目的和效率上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写一点东西,希望从新学的知识进行一下分析,然后也帮助学弟学妹考虑一下自己现在的这个项目到底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期待。
先是目的问题。我认为整个学院的培养目的和大家入学时候的想法有些差距。我的体会是,大多数人入学选这个方向的目的(排除那些相对随意的成分之外)大概包括如下三个:个人成就(我之前学的好/我预期可以搞大新闻),兴趣好奇,科学和社会意义(希望可以推动理论发展和生产力提高)。这些想法大概有点像LC,所以好像我们的学生里稍微有点理想主义或者自我导向(?这个词有点奇怪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更多考虑自己的内在需求,而较少考虑实用意义、就业导向、较少随大流)的人比较多。但是另一方面,学院的培养目的相当的SA,非常明确地强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思维。在这其中,又稍微有点SE的意味,但是和某些热门院系的SE还不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把博士看作是一种工作的话,那么我们院非常的就业导向而且就业率超高。(其实这也是欧洲的情况,在欧洲大陆通常认为博士是一种工作而非学习,因为这个阶段会拿不少工资,而且评价体系也是成果导向而不是个人学习进步导向。我觉着这种考虑方式还是有些好处的。)(但是问题在于,博士以上的科研职位其实没有那么多,这是后话了。)
这两种思路有时候是有重合的部分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差别越来越大,然后就会产生问题。部分学生脑补的故事是(#疯狂动物城尼克式发言警告),在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学习和探索,然后找到一个符合兴趣的项目心无旁骛地做研究,最后取得进展收获声誉。然后他们发现,其实老师没有那么重视你的兴趣,反而有时过于严肃让人兴趣减退。同时,社会对自己的评价标准从学习好变成了有钱和有对象,尽管科研人员仍然受到尊重但是远不像当时高考/竞赛拿奖时候那样。而搞出大新闻的难度也很高,很多时候科研还和现实没什么关系。毕业之后自己的要求从放飞自我降低到找个合适的工作,然后发现其实对口工作也没那么多。但是从学院的视角故事其实是另一种说法:大家因为喜欢科研才来到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科研机会,我们培养的学生受到了全世界科研机构的青睐;对于那些不喜欢科研的人,我们也没有拦着大家离开,所以现在的状态基本正常。学生的目的问题在于可能过于理想化,这种事情可能无论到哪里都比较难满足。而学院的目标可能不一定做到了不同目的最好的平衡,但作为一种选择整体上也没有错。我想主要问题在于学院的目标和很多学生的目的是不一致的,而且大家在本科前两年很少意识到这种问题。学生的问题在于没明白科研导向培养到底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而学院没明白我那些热爱科研的学生怎么就都跑了呢(问题可能在于科研这个东西太高级,往往不是一种基本的需求,上述的成就、兴趣、价值才是。科研有时候可以带来这些,但是也有时候不行。学院提出过要给学生成就感,我觉着这个思路还挺换位思考的,但是学生同样要知道真正的科研困难比成就多很多,即便在本科可以获得很多成就,未来的预期成就也需要理性评估)
然后是方法问题。这方面现在来看效率是个挺大的问题,意思是如果教学水平更高的话可能可以让学生花更少的时间达到类似的效果。这点是有好处的,因为空闲时间可以有很多正面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如果不学习就是荒废时间打游戏。积极心理学认为空闲时间最重要的好处在于boarden and build, 即扩宽视野探索不同领域,以增长自己之后应对困难的能力。比如空闲时间多锻炼,有利于健康工作五十年;多看闲书有利于跑路(?)有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等等。(打游戏其实也可以有好处的,这先不展开了。)但是许多老师(尤其部分实验老师)的思路是,多重复总比少重复好。这方面欧洲这的一些思路可能可以用上。在欧洲的学分体系下,一门课程的学分取决于总学习时间,不只是上课时间还有实验报告什么的全加在一起。这样算下来好像平均学生的每周的总学习时间需要40小时。考虑到国内的学校不怎么需要自己做饭什么的,顺便考虑到东亚一贯的刻苦学习作风,这个数可以调整,但是我想一定要让老师意识到一门课程可以占用的学生时间是有限度的,这样才可能有动力去做提升效率的教学改革。
两方面的问题大概说完了,最后是对学生的建议。这里最想说的一点是,“我全都要”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太可能既有维持现状回避问题的安定又有对未来的充分保障。当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的时候,或许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最重视的三个价值是什么(比如对我而言的 身体健康?有意义的工作?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以及其他可选的财富?名声?影响力?成就感?这也是我们前两天课上做的练习),然后再看看自己目前的这条路有多适合自己,还有没有其他更适合的路。过于求稳不愿改变或者没分析清楚问题就急于跑路可能都不好,不过无论如何路都不会太好走。
好了,感觉已经说的不少了,那就先这样吧。教育的进步肯定不是一步两步就能搞定的,但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越来越好。
注1:尽管每次说问题举例的时候都举本科学院的例子,但是我想原因主要是我对这里的问题比较有体会,不一定表示这的问题就更大。
注2:前一阵子看RU的化学培养方案,有一定的启发。虽然RU的化学排名比较低(其实也还行了,不是强项而且学院小招生少),但是他们给了本科生毕业生好几种硕士选项,有偏科研的,还有专门的教育/管理方向的化学硕士,帮学生找相关领域的工作。回头有机会可能会写写不同地方的化学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