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父爱如山”,父亲的爱像一座大山,父亲那宽厚的胸膛给我们安全感,让我们感觉很踏实。
然而现在教育中却出现了爸爸的缺失,最近在听胡老师讲家庭教育听课的大部分是妈妈们,所以正呼吁:爸爸们都去哪了?虽然有一句歌词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但爸爸也不能缺失。
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决定孩子的高度,妈妈决定孩子的温度。爸爸给孩子带来的是全新的视野,让孩子有规则、有思想……而妈妈则带来的是温暖,妈妈的爱是细腻的,使家里感到温馨。
再谈女儿的父爱,爸爸这个形象从女儿一出生就上演了他的角色,这个有文化、有学识、有思想的男人在女儿出生的时候就上演了,但他有点措手不及,自己扛着一切,伤心过,无助过。每每到了打预防针的时候他就会说,你自己带孩子去吧,我不去了。虽然想让他陪着去,但我还是放弃了。因为他不想看到孩子们打针时哭闹的样子,因为他心疼。这要从女儿一出生开始,由于我是O型血,老公是B型血,一个从未听过的词语诞生了“ABO溶血”,这个消息让我们都傻眼了,该怎么办呢?让我们这对没有孩子上岗证的夫妻措手不及,尤其是老公。
第一天孩子出生了,虽说是女孩,但大家一样的开心,我被推去妇产科,看着刚出生的女儿大家都很开心,然而这个小家伙还给大家笑了一个,妈妈说,孩子笑了,肯定好料(好照顾),我们更是开心了。医生每隔几小时进来观察孩子,说有点黄,第二天一早起来,医生过来观察说,孩子出现黄疸了,得去儿科看看,“黄疸”很常见,新生儿都会有,但是一般新生儿三四天才会出现,我家的怎么第二天就有了,医生观察完然后先让孩子去儿科照蓝光去了。听老公说是让孩子护着眼镜,只穿着尿不湿,放在有蓝色光的保温箱里照,老公每每说一次,表情都在颤,他心疼孩子。后医生确证了,也许是“ABO”溶血,得去太原儿科确诊,家里人手不够,我在妇产科躺着,妈妈和老公妇产科儿科两边跑,婆婆摔倒脊柱还没有好,公公医院家里两边跑,老公鼓起了勇气说,在这吧,需要什么大人跑吧,娃娃去了受罪。医生说,要去抽血化验,但那天正好星期五,太原的验血室正好休息,这又一次让老公难以抉择,后医生说先输液吧,等星期一再抽血去太原。就这样两天都是我挤好奶,老公过来拿着奶瓶用热水热了给孩子喝。这两天老公医院家里两边跑,那年正带着7、8个初三的学生,五点多小学生来了,八点多结束完了还有初中的,等到初三的结束就十一点了,有时候和学生聊聊就十一点多了,老公再去医院陪我。终于等到星期一了,五点多护士抽血了,我的血抽好了,但孩子的血没有抽好,我问,都七点多了怎么还没有好啊,原来护士给孩子抽血是从大腿上抽,护士抽了五六回都没有找好血管,看到这局面的老公,心都碎了,公公出来和护士争执起来,然后护士长来了这才把血抽好去了太原。去了太原已确诊,买了药回来输液,输了两天孩子好了,但还有点黄,一家人在医院住了一星期,都很疲惫,医生说还让住,看着孩子每天扎针,老公的心也在疼,所以选择了回家,医生还让签了一个自愿回家的表,老公当时的抉择得有多难。回家了孩子肚子总胀气,每天拉每天哭,老公每天十一点忙完抱着孩子睡觉,是不是很贴心呢?看着他抱着孩子,我感觉很幸福,然后每天抱着孩子睡了才放下,就这样女儿在爸爸的怀抱中慢慢长大了,她是爸爸的掌上明珠,从不让孩子哭一下,因为一哭他就会想起在医院的场景。
这就是父爱,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修饰,女儿浓浓的父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