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禹,我的第一反应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什么印象这么深刻?因为上学时学过这个,说的是大禹治水,在外十三年,为了治水事业,为了当时的百姓免于水患,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多么伟大的大禹,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的“亏了我一个,幸福全人类”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认为,大禹过家门而不入,不是不想入,而是不敢入。为什么这么讲呢?
先说一下想不想入?一位君主,一位英明的君主,应该是爱民如子。如果他不想妻子儿女,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忍心十三年不见亲人,说明他是一个多么铁石心肠的人。这样的人爱民如子,他的臣民会多么悲惨呢?
人要有正能量,对亲人,对他人,对社会都要有爱。像大禹这样的大人物更要有大爱,我也相信,大禹是充满爱的,至少对自己的亲人是这样。
基于这种分析,不入家门肯定是有某种压力,一种强大的压力。压力是什么呢?
先看一下大禹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治水的。他的父亲鲧治水不力,被舜给杀了,然后让大禹继续治水。鲧治水九年,用的是“堵”的方法,未能成功解除水患。仅仅治水不力,就因此获罪而死,是不是太过草率?或者治水不力只是一个借口,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推动力?鲧不可否认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不然不会被推举治水。
根据《竹书记年》的记载(有争议),尧和舜的权力交接并不是和平地进行的,之间是有权力斗争的。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换句话说,舜夺取了尧的权力。那么,他是否应该一步一步削弱尧的势力,剪除其羽翼。而鲧作为尧的臣子,被以治水不力的理由除去,是不是就容易理解了。
另一种说法,尧欲传位于舜,鲧不同意。“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这也会得罪于舜,成为被杀的理由。
大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治水工作的。可以说是戴罪之身,如何不战战兢兢?如何不思前想后,生怕稍不留神,一个小错误就万劫不复。治水,不是什么好工作,万一失败,也会步父亲的后尘,不排除这也是斩草除根的一步。这种情况,别说十三年,就是三十年,过家门也不能入啊!
天可怜见,大禹成功了,治水成功了。按说存在着杀父之仇,舜不会也不该传位于禹,这不科学呀。真的是再也找不出治理国家的人才了吗?还是大禹的势力已经让舜不得不传位于他了?
这些都是千古之谜,有时推出的结论并不能让人信服,需要我们一起探讨。不知各位网友,大家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