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去五角场的Apple修手机,等待的空挡顺便逛了逛合生汇的大众书局。从书店的布局来说,一进书店就被大量的文创用品充斥了,往里走一段才是书籍区。
也许因为不是节假日,书店里看书的人没几个人。网上书店的兴起和流行,一直冲击着实体书店的经营。一些实体书店纷纷闭店歇业。人们买书的渠道在改变,看书的介质也在发生改变。目前线上各种各样的阅读技术(电纸书、手机阅读APP)也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乃至文化传播方式的变迁。
逛了1个小时的收获是意外的找到了网上下架的那本《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这本书被塞在一个角落的书架最底层,上面落满了灰,封皮也少有破损,店员帮忙找了好久才找到,最后因为品相问题打了个9折入手。
购书的感受和思考:
1、从店内的布局来看,更重盈利更高的文创用品而非书籍,有点舍本逐末的感觉。虽然很多书店都在转型,探寻新的出路,但是给顾客提供价值才是书店经营的初心。
2、书籍的经营管理方面,店员通过电脑查询系统并不能及时有效精准的定位书籍的具体存放位置,而且书籍的保养和日常维护方面做的不好,至少相比其他的一些书店。实体书店需要尽快智能化升级,仅仅改变商业模式是不够的。比如现代书店BOOCUP就有自助找书和买书的系统,很方便。
也可以借鉴零售领域的数字化管理,从多个维度给每本书都打上多个属性标签,把客群和产品做数据化匹配,然后根据门店所在的商圈客群、消费能力等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被采购、适合放进哪家书店、需要跟什么书摆放在一起……书的“进、销、存、退”都变得标准化。
3、顾客体验方面,书籍区未提供座椅,读者全程只能站着读书,想坐着读书必须到咖啡区消费或者充值VIP才可以。在线下书店转化率不高的现在,用这种强制消费的方法带来转化可能不算是一种好方法。只有顾客在店里有好的服务体验,才能带动更多的消费,而不是生硬的仅以消费来区分顾客,这样也会变相的流失一部分潜在消费者。这方面贩卖空间和生活方式的”诚品书店“显然要高级的多。
实体书店的优势在于图书的真实触感、安静的阅读氛围,和线上无法提供的人文情怀体验,应该用阅读引领的方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以图书带动其他消费,进而更好的实现商业转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