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女儿期末考试,第一场数学考完,迫不及待地拉她对题,发现她已错了四分。心情瞬间低落,似乎透过这4分,我已经看到她的前途一片灰暗。
女儿讪讪地走开。而我则在那里心神不宁。
女儿数学不够好,有些老师当堂讲授的新知,回家还要再消化才能吸收,而最近计算题总有错误,让我意识到学习态度和习惯出了问题。一边知识的学习还需再吸收巩固,另一方面,学习态度还得做思想工作。我忽然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孩子只要在成长,问题总会有。家长总是想一劳永逸,想把问题简单化,比如孩子是不知疲倦的学习机器,比如孩子可以有青春,但不要有青春期;再比如自己可以有情绪,但孩子就不要有等等。
害怕问题出现,或简单粗糙的解决问题,我发现自己犯了很多家长都会犯的错误:逃避责任。
养育成长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成长岂是一帆风顺。总是盯着别人家的孩子,却没有盯着别人孩子的妈是怎么做的。自己孩子平顺还倒好,稍有不顺或不合自己心意的走向,立马眼前一片愁云惨雾,完全忘了该怎么走出这重重迷雾了。
对孩子的期待总是美好的,不能接受自己所看重的东西,在她那里没有达到或实现。就是这种执着心,让我在养育孩子时患得患失,总是有所求。
跳出来看自己养育孩子这几年,才发现自己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对孩子不信任又充满期待,过多包办又太多指责,内疚与妥协常常相伴,纠结于细微之处,常常比较,总是怀疑,唯独少了一点:对孩子一生的期许。这或许是眼界的限制,也或许是为人父母的格局吧。
心情渐渐平静。4分,在我眼里,放大成40分,400分,这就是我瞬间溃败的原因。但是我的期待,我的付出,以及孩子一生的成长,都不应该因这4分而黯然失色。
有时治愈 常常帮助 总是安慰,也适用于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