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叫王丽娟,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不争论》
《天道》中有这么一段剧情,丁元英去早摊点吃馄饨,点餐的时候已经把钱支付了。
但是当他吃完馄饨离开的时候,老板娘急忙拦住说:
你还没给钱呢!
丁元英先是一愣,两人目光对视2秒,二话不说从兜里掏出钱,支付之后,洋洋洒洒穿着拖鞋回去了,没有一句辩解。
后来跟丁元英一起点餐的片警说:
我刚来的时候,看到人家已经给了钱,你怎么还找人要钱呢?
老板娘尴尬地笑了笑说忘了。
很多人问:丁元英为什么不辩解,自己明明给了钱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探讨的问题:为什么越是层次高的人,越不爱争论。
从丁元英愣了一下看了老板娘2秒,已经说明他记得早就给了馄饨钱,如果再给就是给了两次。
他之所以宁愿支付两次馄饨钱,也不愿意去争论,因为他不屑于跟小商贩去争论。
丁元英前妻怎么评价他:
他永远都不会跟你吵架,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于跟你讲道理。
说白了,是他不屑于去争吵,如果你看到他跟你争论,说明他瞧得起你,把你当做同一思想层次的人。

比如,丁元英跟韩楚风敞开心扉谈传统文化,跟禅师滔滔不绝论杀富济贫,那是因为他觉得这些人值得他去辩论自己的想法。
他不屑于去跟小商贩争论,因为他觉得那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他宁愿多花一碗馄饨钱,腾出时间清清净净听音乐,也不愿为了一碗馄饨钱,浪费时间跟小商贩去争论。
对于高层次的人来说,时间和耳根清净最重要。
王庙村扶贫是冯世杰、叶晓明和刘冰三人组团,想要高人丁元英帮忙扶贫的。
当三人入股开了格律诗公司,进入创业致富之路的时候,面对格律诗跟乐圣的官司,三人火速退股,把烂摊子扔给了欧阳雪。
冯世杰表示歉意跟丁元英打了招呼,叶晓明怒气冲冲说自己没有见识。
刘冰压根不出面,是他们要求脱贫,又是他们临阵脱逃推卸责任,换成其他人早就暴跳如雷了。
但是丁元英跟他们没有任何争论,更没有气愤的表现。
为什么?
因为他在策划这件事之前,早就看清了扶贫的本质。
扶贫的本质在于认知的觉醒,在于扒掉“等靠要”的思想。
“等靠要”是弱者生存观念,即凡事靠别人,自己不主动去争取。
丁元英早就看清了贫穷的本质,但是他们三个人根本看不清。
我打一个比方,一个站在山顶看清事物本质的人,跟一个在山脚下的人说我看到了什么,他们信吗?
肯定不会信。

同样丁元英如果跟他们解释争论说:就是你们这样“等靠要”的思想,所以你们才贫穷。
冯世杰、叶晓明、刘冰会信吗?肯定不会信。
所以,他之所以不去争论,不去辩论,那是因为他知道低层次的人看不清事物本质,你即便告诉他们事物本质,也是对牛弹琴。
这就是《道德经》里的一句话: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闻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