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精神分析新论》第八篇
31讲:心理人格的剖析:56-61页
回顾上文,我们了解到了“超我”的存在,即一个极具良心的人格部分,它相对独立监督着自我,在我们即将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时压抑我们,在我们做了违反良心的事情时使我们内疚,其存在的好处是为了避免我们遭受惩罚,坏处则是使我们压抑和痛苦。
超我形成于早期父母的权威,在此我有一个点需要补充。
关于道德焦虑,即“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而产生的焦虑。这并不是出于超我,超我所产生的焦虑属于“我知道这样做不对”。所以当处于道德焦虑时说明一个人对该事件还未形成超我,例如我们知道乱丢垃圾是不好的,但如果你不知道这样好不好,只是担心做得不好会被惩罚,那么说明关于环保素质的超我还未形成。
我想补充的是,当孩子在通过父母形成超我时,他并非在学习区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而更像是一个听从主人安排的奴隶,所有的好与不好并非客观的,而是以主人(父母)的主观判断,如果主人惩罚自己,那么这个事情就是不对的,如果主人没惩罚,就是可以做的。焦虑并非来自道德,而是主观的对错,也就是会不会被惩罚所产生的,它的来源更像是本能。
好了,我们接着读书,了解上回留下的悬念:超我始终是严厉无情的,既然超我继承了父母,那为什么有温柔和谐的父母的孩子形成的超我也是如此严厉无情?
“通常,父母和类似父母的权威者都按照他们自己的超我规范来教育儿童。无论他们的自我和超我达成怎样的谅解,在教育儿童时他们都是严格的。他们已经忘记自己儿童时期的种种困难,而很高兴现在还能能认同他们自己犹如认同他们的父母。在过去,他们的父母也是将这些严格的约束施加在他们身上的。”
其实弗洛伊德在荣格之前就有思考过集体潜意识的想法,只是没有正式提出来这个概念,他可能觉得这实在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应当众所周知的基本逻辑吧。这一段中他的意思就是超我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所有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都会调用人格中的这部分来进行,因为他们从自己父母身上学习到的就是如此的教育方式。
另外,弗洛伊德所说的“无论自我和超我达成怎样的谅解”一言,很值得讨论。我们知道大多数的痛苦都是超我带给我们的,但我们不能完全摒弃超我做一个没有良心的人,最好的方式是选择和超我达成和解,不再让它继续道德绑架我们,而是让它为我们所用。因为上一篇我们已经能看出,当超我和自我越独立分离,这个人的问题就越大。刚刚说的其实就是让超我和自我更亲密。
关于弗洛伊德这句话我想补充的是,无论自我和超我达成怎样的谅解,在面对教育儿童这个问题上,超我和自我都难以亲密,它就是会分离,并以超我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有许多原因,一来父母并不擅长教育孩子,只能选择他们从父母身上学习到的方式来对待,那么此刻的父母就不是父母了,而只是他们的超我而言。这就是为何无论父母是如何的,孩子的超我都是冷酷无情的。
“孩子超我的形成不是以父母为模型,而是以父母的超我为模型。”
第二个原因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把孩子当成幼年的自己,这点相信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童年缺爱的父母可能会溺爱孩子来补偿童年缺少关爱的自我,这是一种自我疗愈的方式,孩子成为父母的工具人。再比如父母有个音乐梦想未能实现,所以让孩子疯狂学习音乐。
这样的自我疗愈方式不一定是补偿,也可能是要求孩子对自己感同身受,被父母冷酷对待的人成为父母后也会冷酷对待孩子,这就像弗洛伊德说的“很高兴现在孩子认同自己犹如自己认同父母。”
同时这种对待方式更为复杂,因为它带有强迫性重复的意图,即忍不住用这样的方式,重现当年父母对待自己的情景,激怒孩子就像当年自己被父母激怒那般,妄图孩子做出自己期待的反映,例如:“虽然我被冷酷对待,但我还是爱着我的父母。”就像父母曾经遭受这一切也没有反抗而是爱着父母一样,他们期望孩子的反应是一样的,否则自己这么做就是血亏,是愚蠢的。另外例如:“我多希望父母在惩罚我之后能给我爱。”所以我们能看到许多父母在惩罚孩子之后又会去关爱他,因为这是他童年的期望,他真正关爱的对象是幼时的自我。当然,也有期望孩子反抗的。
其实在我看来这些教育的动机都有些变态,父母犹如孩子一般。
超我形成的过程:
“父母的权威转变为超我的过程……该过程被我们称为‘认同’——即一个自我对另一个自我的同化,结果导致在某些方面,第一个自我像第二个自我那样行动,模仿后者,并在某种意义上将后者吸收到自己之中。”
这段话很好理解,我们会把别人的自我进行同化,模仿别人的自我,行事风格,最后别人自我的这些特点被吸收到我们的自我中,我们也成为这样的人,不再需要刻意的模仿。
“人们不恰当的把认同比作是吞噬别人的合并。”
吞噬别人的合并我们可以理解为选择一个对象,获得他。但这与认同是不同的,获得一个对象是指拥有和占有他,而认同则是会使个人的自我根据认同的对象发生改变,但占有一个人是不需要自我发生改变的。所以认同并不是获得对方。
“假如一个人失去了对象或被迫放弃对象,他常通过认同该对象和在自我中重建该对象的方式来补偿损失,因而可说对象的选择在此回复到了认同。”
举个例子,一个异性十分温柔,你爱上了这个人,但最后你们分手了。那么你曾占有的这个温柔就失去了,潜意识为了补偿这个损失,会让你自己变得温柔,这就变成了认同,内化了另一个人的自我特点。这点是人格形成中重要的原因。
这中利用认同来补偿损失的模式,也是超我形成的关键。
“这个产生于自我的更具有优势的职能(超我)与俄狄浦斯情结的命运有着密切的联系。以至于使超我以对儿童具有极大意义的情感依恋的继承者姿态出现。就像我们所能看见的,随着俄狄浦斯情结的消失,儿童放弃了初期对父母所形成的强烈的精神贯注。但是,作为对失去对象的补偿,儿童就会进一步加强对父母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是已经被放弃的,精神贯注的沉淀物,它在儿童后期生活中如此频繁的发生。”
关于什么是俄狄浦斯我以后发一篇详细的文章。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和上面的例子相同,就是在我们长大后不再那么依恋父母了,父母就会成为我们失去的一个拥有物,我们就会用认同的方式补偿这种失去,也就形成了超我。
“在发展过程中,超我也接受了那些步入父母的位置的人——教育者,教师,偶像。正常情况下,超我与父母原型渐渐相背离,换句话讲,它变得更加非人格化了。”
除了父母,还有许多东西被纳入超我的一部分,但对于我们为什么会认同这些对象则是个很好的讨论话题,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某个人作为偶像,为什么认同某些人不认同某些人。
“非人格化”我的理解是,它不再像父母一样变成我们自我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具有更好的思考能力了,它们会成为我们的一种认识,不一定会成为我们自我认知的一部分,而是停留在人格的表层,可以轻易被撼动,就像我们可以随意更换偶像却很难说服自己不认同父母。
“它们仅仅影响自我,而不再影响超我。这个超我最早已经被父母所决定了。”
“然而,在自我的相反一端还有另一个问题等着我们解决……精神分析的整个理论,实际上都建立在对对抗的理解上。”
今天就读到这里,那么我相信接下来弗洛伊德所提到的这种对抗,是指自我中存在与超我对抗的一股力量,不出意外弗洛伊德就要讲到本我了。
关于超我不得不提到自卑感,我们在不被喜爱时会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正是由于我们不符合超我的标准,在幼年时期时“妈妈不喜欢我,所以我是不好的。”而在认同了超我之后,更多的是“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我是不好的。”
陷入这种思维困境的人总是忘记一个客观事实:我不喜欢你,不一定是你不好。
下篇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