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倡导:好爸爸是孩子朋友般的老师
原绿色
我一般是不追逐时髦的电影的,轻易也不进电影院去看电影,一是没有时间,二是觉得看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东西应该更有价值,所以星期天有空了在家就看电视里免费的旧电影,因此也常常被朋友嘲笑“抠门”和“老土”。但我着急地要看《银河补习班》,是因为国庆长假回老家大学同寝室的同学聚会,和我一样在教育一线干了30年的张振峰同学一本正经地说:“你应该看看《银河补习班》,那里宣传的教育理念和你的一样,说的很有道理。”
赏识教育起了作用,我被师范同学的鼓励激起了好奇心,就想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而且还推荐给我们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学校的老师们看,结果老师们说“都看过了”,而且电影院也下线了。我说“那怎么看”?老师们笑着说“在电视vip上看。”我马上感觉到自己“out”了。
回到家和爱人说起这部电影,爱人立即鼓捣起“电视vip”,要满足我这个愿望。可鼓捣了半天,终于用手机缴费了,还是只让试看“六分钟”。我们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但又觉得不应该吧,我们的有线网络就骗这三个月的120块钱?我还聪明地想“是不是今天缴费明天生效啊?”爱人说“要不关机了再开一下试试?”
关了电视再开,还真是的,终于能完完整整地看了。
这是一部比较严肃的电影,却用了近乎游戏和夸张的手法,看起来比较轻松,笑点和意外一个接一个。虽然算不上经典,却说出了被大众淡忘和扭曲了的教育常识,也算在传递正能量!
说它算不上经典,是因为虽然艺术可以夸张,但要合理夸张,电影里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桥段”。比如,学校的教导主任是具体抓教育教学的不假,但学校的理念和管理怎么能任一个阴阳怪气的教导主任“主宰”?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怎么可能和一个住过监狱又有一个上了高中的儿子的老男人轻易就结婚了?虽然一切皆有可能,但一个“缺根弦”的班级甚至全校垫底的学生怎么那么容易就奇迹般逆袭成了可以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挨过打受过伤的人还能当宇航员?一个冤假错案就那么简单地蒙蔽过去了那么多年不被那么有才华那么精明的设计师发现?……
不过,这部电影里的教育常识还是应该普及的,它要宣扬的教育常识是现实生活中急需要回归的,它表现的教育问题和戕害人性的弊端值得警醒。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做人的教育!很多家庭都把孩子的学习放在了第一位,其实做人比学习更重要!人做不好,学习再好又能怎么样?好爸爸马皓文最成功的是他把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教给了孩子。他对儿子马飞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着的话,每天拉弓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话让儿子马飞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主见,在面对闫主任劝他考清华北大时能够坚定地选择自己的梦想“做飞行员”,最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为国争光的“航天员”!好爸爸马皓文对儿子说“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面对生活的勇气!”在马飞面对航天器故障时,想起了这句话,他勇敢地选择出舱去检修,最终拯救了航天器也拯救了自己,成就了辉煌!
一个好爸爸胜过许多“好老师”!现实中,每一个爸爸都是在学着做爸爸,每一个儿子都是在学着做儿子,关键是要爱!要会爱!要永不放弃爱!那就要“陪伴”,做孩子成长路上永不分离的伙伴!朋友一样的老师!(可参看我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别人的爸爸哪儿也不去》)做朋友,孩子才会信任爸爸;做朋友,爸爸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马皓文是一个好爸爸,他对儿子的爱落到了具体的日常行为中,一开始就是因为亲手给儿子做地球仪差一点误了火炬传递,虽然住监狱的7年错过了孩子成长很宝贵的一段时光,但他用自己的努力、信任、陪伴和鼓励,给了孩子人生最宝贵的精神之钙!在儿子马文遇到洪水灾害的关键时刻,用永不放弃的父爱给儿子传递了自救的信息,让儿子想办法自救并成功获救!马皓文用自己的父爱感染了儿子,马皓文给爸爸们做了一个好榜样!
家庭要处理好“亲子关系”!中国人讲究“家和万事兴”,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强调“亲子关系”。教育学就是关系学,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家长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而且是一辈子的朋友。多年父子成兄弟,不要总把孩子当“孩子”!问题孩子都出自问题家庭。
再没有比“我是为他好”更恐怖的借口了!不能以爱之名理直气壮,堂而皇之,无所顾忌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马文的母亲虽然和父亲马皓文离婚了,但她对马文肯定是爱的。她对儿子由爱生恨的那种“恨铁不成钢”式教育是大多数父母的教育,指责抱怨谩骂都只会伤害孩子,“为他好”就要想想他的感受,让他想明白才是重要的。
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自信心!孩子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当下的选拔性教育,过度拿分数和考试说事,伤害了好多可以成为各种各样人才和健康公民的学生,扼杀了他们的自信心!这是当下教育最可悲的!我们的学校培养了多少人才,又扼杀了多少人才呢?“一将功成万骨枯”式教育现状真的需要改变了。
教育不能贴标签!人是可以转化的!短视和功利教育的代表闫主任给成绩差的马飞下结论“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幼儿园的老师也说马飞“缺根弦”。但马飞在父亲的帮助下实现了完美的逆袭,从“学渣”到“学霸”,最后成了学校的光荣!教育充满了各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希望的种子,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他自己”是教育的最大成功!让孩子都瞄准一种“考试”是教育最大的悲哀!
只重视分数和考试的教育一定是扭曲的教育,也一定会结出“苦果”!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孩子也有各种各样的天分,孩子的成长不只有一条路!可惜,当地所谓最好的学校——博喻学校,以“分数为王”的理念搞教育,学校的“荣誉墙”上全是考上清华北大学生的照片。这也是各地所谓名校的真实写照!而留给我最深印象的却是闫主任曾经骄傲后来却成为永远伤痛的他考上北大却疯掉了的儿子。“荣誉墙”上那个取下“疯子”照片后留下的“空白”,还有闯进学校的那个上了北大的“疯子”不知道会给多少人留下印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育子观”,改变对教育的看法,让教育变得安静一些,变得理性一些,变得更接近教育本质一些!更适合自己的孩子一些!
救救孩子!鲁迅说旧社会旧礼教吃人,我当时不懂。现在偏激的教育也在吃人,而家长、老师和所有好意帮忙的朋友居然都是帮凶!
导演够狠毒的,让教育者自食恶果!让那么敬业的闫主任的儿子疯掉了!
希望所有老师们警醒,希望家长们警醒,所有人警醒!因为教育的改变,教育和教师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
虽然不是经典,还是希望所有人看看这部电影!
忽然发现,我写的好像不太像“观后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