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你必须找出自己的才能在哪里,我几乎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必须在你的能力范围以外碰运气,你的职业生涯将会非常糟糕。
我很坦诚地说,我从前对的行业从牙根到脚跟没有兴趣,但也谈不上讨厌至极,一开始进入这个汽车这个领域只不过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从去年7月份入职勉强自己接受这份工作,到现在一年了。现在的我对这个工作还是不那么感冒,但我却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所带给我的其他成长。
从一开始的束手束脚,到现在的独当一面
最拼的时候半夜才到家,第二天继续连轴转。
我感觉自己活得热血激昂,说真的,使出洪荒之力的感觉很棒
我正是因为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那么拼的自己,它赋予我的活力和潜力,让我喜欢上了它,如人饮水,冷暖相自持。
斜杠青年-高频技能
今天很有幸参加了行动派斜杠青年一周年特别线下交流会。
对于刚从职场新人跳脱的我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不管是硬性技能也好,软性能力也罢。
只要能成为高频技能,你就有升值的余地。
惰性技能=惰性知识?
惰性技能,是抄了惰性心理的表述。听起来高大上但没什么实际用途,无法在现实中应用的、缺少生活活力的技能。技能的活力不足,就是个惰性技能。
照这个标准来看,我所处的行业的技能点,八成八都是惰性技能。除非有谁赋予这些惰性技能以活性,这时候技能才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对于绝大会软件操作的人来说,这个软件里可以被利用的操作功能有多少,你通过一定的书面知识再加实践经验就能被记住,这就属于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惰性技能。
就像原来金鱼的记忆不止是7秒,甚至能长达几个月。但你知道了这个,好象还是派不上用场,没有哪家公司会为了这事,给你颁发奖金的。
惰性技能和惰性知识一样,没有升值的余地。
但当你把它质化成自己的经验,你就能提炼价值。
所以不要见怪不怪,你要见怪拆怪。
就算再平庸的知识技能,也赋予自己理解下的全新意义。这样才能得以拯救应试教育下的诟病。
不是说死知识就没用,至少趣味性还是有的。但如果你具备了让死知识成为活知识的能力,把死技能转化为活技能,你也能释放洪荒之力!
吴晓波认为,工具会淘汰人——这话不假,但它淘汰的,一定是那些脑子顽固而保守,没有形成自我思想体系的人,只有这类人才会排斥进步。并不是你年轻,就一定不在这个行列之中,年纪和进步没有丝毫关系。
从惰性技能的洪流中发展高频技能
从高频技能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拥有单枪匹马的能力,没有马群的后盾不行。
倒T型人才=丄型人才
丄字下面的一横就好比马群
丄字上面的一竖就好比单枪
沈大橙所处的公司也是个大型企业
在大环境下,你做什么只要带上企业光环你就会火,这是职务标签所带给你的附加值。
在大环境下杀出自己一条路,磨好自己的枪
才能单枪匹马杀进自己的草原。
你可以给他人带来价值你就是无可代替的
你的无可代替就是你价值的最好证明
如何在一个兴趣缺缺的行业重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