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一连几日卧床不起,在发烧和退烧之间徘徊,头总是昏昏沉沉,脑子的思绪总是往那遥远的时光中飞翔,像是找寻什么,又似回到那年那月那日的时光中。
她无法去控制自己的思绪任其飞翔,那就随它一起去飞吧。
她飞呀飞呀,飞到了年少时的冬日,看见那个叫小梅的女孩,正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坐在洒满阳光的门口屋檐下的小板凳上,吃边饭边晒着太阳。
几只老母鸡在她脚下觅食,她讨厌地将几只鸡赶走,跑到正堂屋正喝着小酒的爷爷身旁,把碗中一条小鱼夹给了爷爷。
爷爷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你吃吧,吃鱼聪明。
爷爷,我不吃鱼,怕鱼刺刺到喉咙。她善意地哄爷爷,目的是想让爷爷多吃一条鱼。
那天正是大寒之节气,天空飘着鹅毛般的大雪,小梅和家里人都躲在堂心的火桶里哄火,妈妈烧了萝卜青菜豆腐突炉子锅,上面还有几片五花肉,爷爷舍不得吃,夹给了他的大孙子(小梅弟弟〉,在那个年代,有炉子锅突豆腐,锅内还有几片五花肉,那是殷实之家,那围炉吃饭的情景,常在中年后的小梅脑中闪现,那时的她才是八九岁的小女孩,童年的美好一直伴随着小梅成长。
那年雪花飘的冬日,门口来了一对讨饭的母子,衣着单薄,孩子冻得发抖,小梅的爷爷和奶奶赶忙将这对母子请近堂屋,母亲去灶屋打来热水,给他们洗脚,小梅看见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冷得发抖,跑进自己房间找来一条旧棉裤,妈妈也正好进房间找衣裳,妈妈找了件小梅的旧棉袄,妈妈又找了件自己的旧棉袄,牵着小梅的手,走出房间,送给了他们,奶奶做了两碗荷包蛋面给这对母子吃,她们千恩万谢。
看着外面白雪皑皑的田野,这对落难的母子该何去何从,爷爷和奶奶留下了这对母子,在灶皮间又搭了一张床,床上用了稻草上面垫了被子,奶奶把她的新被给这对母子盖,这对母子在小梅家住到雪融化的日子,他们才走,爷爷把身上尽有的几元钱都给了他们,给他们当路费,乘船回家过年。
爷爷奶奶的善举一直刻印在幼小的小梅心中,小小的她,从此就多了一份悲悯之心,见不得可怜之人,看见了就会落泪,她小时候去城里舅爷爷家带回的零食,基本上都分给了同村的伙伴,那时村庄上的孩子都喜欢围着她转。
小梅的思绪又飞到山花烂漫的春天,飞到柳树成荫的夏天,飞到金黄色稻子的秋天,停留在了漫天飞雪的冬天。她找呀找呀,仿佛见到了慈祥的爷爷、奶奶,他们微笑地抚摸着小梅,笑笑地说:我的小梅又回来了。爷爷奶奶,我还是小时候的样子吗?小梅天真地问爷爷奶奶。
是呀,小梅,你还是那个爱奔爱笑的乖孩子呀。
小梅笑着从远去的时光中惊醒,感觉身上也不发烫了,头晕的症状也好了。
小梅又回到现在的时光中,她再也不是当年的小女孩而是小女孩的外婆了,她似乎又从孙辈的身上又看见了小小的自己,生命又一次轮回和重叠在两代人的身上,这也许就是小梅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