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即力量,是无助时的精神,是落魄时的恪守。 ——题记
文/东东(初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7441799/cfb5667acc2a32e8.jpg)
两个人,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因为一次偶然,在传教圣地相遇。一个是即将结婚的猴神大叔,一个是走失而不能说话的小萝莉沙希达。有时,爱只是一时的激想,却能驱散两个民族百年的阴霾;有时,坚持只是一种信仰的恪守,却能打破思想上的蒙蔽,超脱生命,获得彻悟。因为一场战争,千万人民与千万人民不共戴天,但能因为一次爱的善举,打破了这层亘古的隔膜,消弭了思想上的屏障。对此,我只想说:真情即信仰,信仰即真情!
是什么力量,让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问心无愧地踏进穆斯林的地界?是什么力量,让千千万万曾经敌对的双方再次同时呼喊着一位救世主的名字?是什么力量,让封死的边境线敞开,让荷枪实弹的警卫流泪,让一位只能男扮女装逃亡的人受到总统元首也未必能见到的欢迎仪式?也许,这个世界本身并不复杂,是我们,给它加上了如此之多的标签。当我们驻停脚步,细细思考时,就会看见,这个世界还有一扇窗,为我们敞开,那就是爱。
爱,无所不能。如今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社会中,我们很难再找到那么朴实的爱了。电影中的猴神大叔,本身就有着信仰给人的净化,朴实的内心遇上有需要的人,神也无法把他们的思想分开。顶着众目睽睽,不顾小觑之亏。小萝莉沙希达,因为一只小羊的受困,发善帮助,错过了火车,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传奇之旅。他和她的信仰,他和她要帮助的人或羊,组成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然而,在爱的背后,是他的信仰柱石支撑着他的精神世界。不管是哈奴曼神还是罗摩神,都是帕万乃至印度人民的意志。常言道:人有其志,民有其魂。是苦尽甜来时的一句“哈奴曼神万岁!”还是向举着枪口对着自己的边防巡逻队劝告哈奴曼的箴言,我们无从得知他的思想。但唯一确定的是,他热爱他的信仰,热爱他的神,也热爱他应该去爱的人。这就是就为什么经历了颠沛流离,辗转长途,甚至严刑拷打,他仍然百折不挠的原因——信仰赐予生命,生命回归信仰。
当清真寺的主人阿訇对他这个异教徒笑着说“我们欢迎所有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些剑拔弩张的表象之下,总有人性的暖流,它足以消解分歧中的所有寒意。猴神最终胜利了,领导着两个民族;猴神最终如愿了,虽没能目睹沙希达与家人拥抱,但在挚友记者的转述中,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当时间凝固在边境线间的那条河流,两个人热情的拥抱中,似乎一切隔阂都化为乌有。让我们带着纯净的心灵,为猴神祝贺:“ராமன் கடவுள் வாழ்க!(罗摩神万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