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体上由四部分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
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其作用是使进入其中的燃料经过燃烧而变成热能,并转化为动能,通过底盘的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
底盘
底盘的作用是支撑车身,安装发动机及其各部件的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保证汽车能够正常行驶。
底盘本身又可分为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四部分。
一、传动系
发动机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传动系可按能量传递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机械传动、液力传动、液压传动、电传动等。
机械式传动系常见布局主要与发动机的位置及汽车的驱动型式有关。可分为:
1、前置后驱(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常见的传动布置型式。大多数货车、轿车、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型式。发动机输出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管道驱动桥上。这种型式使前后轮的转向与驱动分工明确,负荷比较均匀。
2、后置后驱——在大型客车上多采用这种布置型式。发动机后置,使前轴不易过载,能更充分地利用车箱面积,还可有效地降低车身底板高度,充分利用中部底板下的空间安置行李。也有利于减轻发动机的高温和噪声对驾驶员的影响。缺点是发动机散热条件差,行驶中的某些故障不易被驾驶员察觉。远距离操纵也使操纵机构变得复杂、维修调整不便。
3、前置前驱——这种型式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但上坡时汽车质量后移,使前驱动轮的附着质量减小,驱动轮易打滑;下坡制动时则由于汽车质量前移,前轮负荷过重,高速时易发生翻车现象。
4、越野汽车的传动系——越野汽车一般为全轮去东道国,发动机前置,在变速箱后装有分动器将动力传递到全部车轮上。
二、行驶系
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
行驶系的作用是:
(1)接受传动系的动力、通过驱动轴与路边作用产生牵引力、使汽车行驶。
(2)承受汽车的总重量和地面的反作用力。
(3)缓和不平路面 对车身造成的冲击,衰减汽车行驶中的震动,保持行驶的平稳。
(4)与转向系配合,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其中车架是汽车的基体,发动机、变速器、传动机制、操纵机制、车身等总成和部件都安装与车架上。
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连接,支承着汽车大部份重量,并将车轮的牵引力或制动力,以及侧向力经悬架传给车架。车桥又可分为转向桥、转向驱动桥、驱动桥和支持桥。
悬架把车架与车桥弹性连接起来,吸收或缓和车轮在不平路面上受到的冲击和振动,传递各种作用力和力矩。
三、转向系
汽车上用来改变行驶方向的转向系统。基本组成包括:
(1)转向操纵机构——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
(2)转向器——将转向盘的转向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或齿条轴的直线往复运动,并对转向操纵力进行放大的机构。一般固定在汽车车架或车身上,转向操纵力通过转向器后一般还会改变传动方向。
(3)转向传动机构——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给车轮,并使左右车轮按一定关系进行偏转的机构。
四、制动系
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统称为制动系统。
车身
车身指的是车辆用来载人装货的部分,也指车辆整体。汽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有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白车身)、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在货车和专用汽车上还包括车厢和其他装备。
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启动系统以及汽车照明等用电设备,在强制点火的发动机中还包括发动机的点火系统。
————————————
参考:汽车底盘构造和四大体系详解
网友评论